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
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
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富的秋季图景,通过对自然界细腻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蝉噪秋枝槐叶黄,开篇便以蝉鸣和槐树黄叶营造出一个秋天的氛围。蝉在秋季鸣叫,是秋意盎然的象征,而槐叶之黄,则是秋色的一部分,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细微变化的敏锐感知。
石榴香老愁寒霜,石榴之香,往往在深秋时分外露,此处用“香老”来形容,更添了一份岁月的沧桑感。同时,“愁寒霜”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寒冷季节的不适。
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夜的景象。“流霞包染”可能是指月光或星辰的映照,而“紫鹦粟”则是一种宝石,常用来形容珍贵而又细小的事物。黄蜡纸裹红瓠房,是对灯笼的一种描绘,这里的“红瓠房”很可能是指秋季的瓜果,或者是装饰用的灯笼。
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诗人通过对器物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玉刻冰壶,是一种精美绝伦的器具,而“含露湿”则是由于夜晚的凉意或是室内的温度变化所致。“斓斑似带湘娥泣”,将器物与古代美女相比,既形容了器物的精致,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时代的怀念和悲哀。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最终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萧娘”指的是年轻的女子,“初嫁”是指她刚刚出嫁,而“嗜甘酸”可能是形容她对生活的不适应或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嚼破水精千万粒,则是一种比喻,用以形容她的哀愁和痛苦,仿佛每一滴泪都蕴含着无尽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深刻体验,以及对生命流逝、美好事物易逝去的无奈与惆怅。
独住三峰下,年深学炼丹。
一间松叶屋,数片石花冠。
酒待山中饮,琴将洞口弹。
开门移远竹,剪草出幽兰。
荒壁通泉架,晴崖晒药坛。
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
乘舟向山寺,着屐到渔家。
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
江天诗景好,回日莫令赊。
我尝听师法一说,波上莲花水中月。
不垢不净是色空,无法无空亦无灭。
我尝听师禅一观,浪溢鳌头蟾魄满。
河沙世界尽空空,一寸寒灰冷灯畔。
我又听师琴一抚,长松唤住秋山雨。
弦中雅弄若铿金,指下寒泉流太古。
我又听师棋一著,山顶坐沈红日脚。
阿谁称是国手人,罗浮道士赌却鹤。
输却药,法怀斟下红霞丹,束手不敢争头角。
烧得硫黄漫学仙,未胜长付酒家钱。
窦常不吃齐推乐,却在人间八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