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从弟戴玄往苏州》
《送从弟戴玄往苏州》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

乘舟向山寺,着屐到渔家。

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

江天诗景好,回日莫令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óngdàixuánwǎngzhōu
táng / zhāng

yángliǔchāngményōuyōushuǐànxié
chéngzhōuxiàngshānzhedàojiā

yuèhónggānshùqiūfēngbáiǒuhuā
jiāngtiānshījǐnghǎohuílìngshē

注释
杨柳:形容柳树成荫,环境优美。
阊门:古代苏州城的西门。
悠悠:形容水边道路漫长。
乘舟:坐船出行。
山寺:坐落在山中的寺庙。
着屐:穿着木屐。
渔家:以捕鱼为生的人家。
夜月:夜晚的月亮。
红柑树:秋天成熟的柑橘树。
白藕花:白色的荷花。
江天:江面与天空。
回日:返回的时候。
莫令赊:不要错过。
翻译
在杨柳依依的阊门外,长长的水边小路延伸。
乘坐小船前往山中的寺庙,穿着木屐探访渔家村落。
夜晚的月光下,红柑树显得更加鲜艳,秋风中白藕花轻轻摇曳。
这里的江天景色如此美妙,归程时切勿错过这如画的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送别时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 这两句以柔美的语调引入画面,杨柳依依,水岸蜿蜒,营造出一片静谧恬淡的氛围。

"乘舟向山寺,着屐到渔家。"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亲友同行的情景,乘舟而去,不仅是空间上的移动,也象征着心灵的寄托。而“着屐”一词,更添几分亲切与闲适。

"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 这两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勾勒出季节感和自然美。月光下的红柑、秋风中的白藕,都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载体,生动传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江天诗景好,回日莫令赊。" 最后两句则是对这份美好景致的赞叹和留恋。诗人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时光流逝,希望时间能够停驻,让自己多享受这份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是一首充满了生机与诗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南安偶题七首·其一

长笑梅关不见梅,肩舆扶我几低徊。

却疑冰玉閒恣态,厌见风尘日往来。

(0)

王佥宪同孙少参枉驾敝庐留诗见赠奉答兼呈张少参先生四首·其三

逢人何处话先天,梦落烟霞二十年。

相见相期应未浅,木根终透石盘坚。

(0)

沙河道中

青衫何日浣黄埃,老眼于今又北开。

两脚忽从天际起,山光仍傍马前来。

乱蝉高柳临官道,古冢残碑枕土坏。

返照扬鞭意无限,暂投村店泻磁杯。

(0)

赏牡丹

春风何处不繁华,宦况萧条愧此花。

暖日烘来娇欲语,淡烟霏处醉笼纱。

生成只见天机妙,吟赏翻疑酒量加。

诸老洛阳题品后,风光今日又谁家。

(0)

钱佥宪母挽

教子劬劬未仕初,灯前绩纺膝前书。

宪台有禄堪供奉,泉壤无由问起居。

钱氏千秋思令母,松庄一老共幽庐。

慈乌反哺心何了,也见光荣七十馀。

(0)

乙己清明日

青饨聊把伴芳樽,柳叶还将插鬓根。

佛子冈头应聚拜,银瓶岭上独销魂。

糟妻卧病空挥泪,慈母烧香定倚门。

南海思归归未得,斜风吹雨正倾盆。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