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疑关山月,晓似沙场雪。
曾使西域来,幽情望超越。
将念浩无际,欲言忘所说。
岂是花感人,自怜抱孤节。
夜疑关山月,晓似沙场雪。
曾使西域来,幽情望超越。
将念浩无际,欲言忘所说。
岂是花感人,自怜抱孤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寂寞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幽怨情怀。"夜疑关山月,晓似沙场雪"两句,通过月亮与雪花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在深夜中对遥远关山月色的迷惘,以及清晨时分对沙场上白雪的错觉,这种自然景物的描写既是环境氛围的渲染,也是内心情感的投射。
"曾使西域来,幽情望超越"表达了诗人曾经派遣使者至遥远的西域去寻访所思之人的情感。这里的“幽情”暗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深沉情感,而“望超越”则是对彼此相隔遥远无奈的情境。
"将念浩无际,欲言忘所说"两句,则更深化了这种难以表达的复杂情绪。诗人想要表达内心的思念,但面对浩瀚如烟海的距离,这种情感又仿佛变得渺小,不知从何说起。
最后两句"岂是花感人,自怜抱孤节"则转向了自我怜悯的情怀。诗人在看到李花时,感到一种自然之物也能引发人们的深情,但这种情感最终又只能是自己对自己的怜悯,因为那份深情就像手中的孤独花节,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和分享。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雪花的描写,以及对远方所思之人的幽怨情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自我怜悯。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
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娉娉袅袅,恰近十三余,春未透。
花枝瘦。
正是愁时候。
寻花载酒。
肯落谁人后。
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
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
君知否。
千里犹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