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住三峰下,年深学炼丹。
一间松叶屋,数片石花冠。
酒待山中饮,琴将洞口弹。
开门移远竹,剪草出幽兰。
荒壁通泉架,晴崖晒药坛。
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独住三峰下,年深学炼丹。
一间松叶屋,数片石花冠。
酒待山中饮,琴将洞口弹。
开门移远竹,剪草出幽兰。
荒壁通泉架,晴崖晒药坛。
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华山之下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的融入与对道家修炼的向往。
“独住三峰下,年深学炼丹。”这里隐士选择了一个偏僻的三峰之下作为自己的居所,并且沉浸于长时间的炼丹之中。炼丹不仅是对金石药物的精制,也象征着对内在精神世界的修行。
“一间松叶屋,数片石花冠。”隐士的住所极为简陋,只有一间用松叶覆盖的小屋,他的装饰也简单至极,只有几片生长在岩石上的野花作为头冠。这显示了他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和对自然界的亲近。
“酒待山中饮,琴将洞口弹。”这里表达了隐士享受山中生活的情趣,他用自己酿造的酒来款待山中的生活,同时还会在洞口弹奏琴瑟,乐在其中。
“开门移远竹,剪草出幽兰。”这两句描绘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他会将家中的竹子移到更远的地方,以保持居所的清幽,同时还会小心翼翼地修剪那些生长在野草间的幽兰,显示出他对大自然细微之物的关爱。
“荒壁通泉架,晴崖晒药坛。”这两句则描绘了隐士生活中的另一面。他会在荒凉的山墙上搭建小桥以引导清泉,利用阳光充足的崖畔来晾晒他的药材。这些都是他修炼之道的一部分。
“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这最后两句则表达了隐士对远方朋友的情谊,他希望通过信使传递自己的心意,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愿意长久地沉浸在这片白云之间的悠然自得之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位道家隐士与自然界和谐共存、追求精神修养的生活境遇,是一幅充满了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意境的美丽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