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帆粳稻存遗岛,野戍烽烟断古城。
出塞始知山远大,入秋弥觉海澄清。
楼台何处蛟龙气,风雨空中草木声。
谁遣琵琶弄明月,醉余添得放歌行。
云帆粳稻存遗岛,野戍烽烟断古城。
出塞始知山远大,入秋弥觉海澄清。
楼台何处蛟龙气,风雨空中草木声。
谁遣琵琶弄明月,醉余添得放歌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时节在宁远道中的所见所感。首联"云帆粳稻存遗岛,野戍烽烟断古城",通过云帆和遗留在海岛的稻谷,以及荒废的烽火台,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暗示着过往的繁华已逝。
颔联"出塞始知山远大,入秋弥觉海澄清",诗人通过出塞的体验,感受到山之辽阔与深远,同时秋天的到来使大海更加清澈,寓言人生的开阔与心境的澄明。
颈联"楼台何处蛟龙气,风雨空中草木声",运用蛟龙气概形容楼台的雄伟,风雨中草木之声则增添了自然的生动,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富有诗意的意境。
尾联"谁遣琵琶弄明月,醉余添得放歌行",以琵琶声和明月为背景,表达了诗人酒后的情感释放,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豪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中秋行旅为线索,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悟,具有浓厚的怀旧与哲理色彩。
素友俱薄世,屡招清景赏。
鸣钟悟音闻,宿昔心已往。
重门相洞达,高宇亦遐朗。
岚岭晓城分,清阴夏条长。
氲氛芳台馥,萧散竹池广。
平荷随波泛,回飙激林响。
蔬食遵道侣,泊怀遗滞想。
何彼尘昏人,区区在天壤。
结发仕州县,蹉跎在文墨。
徒有排云心,何由生羽翼。
幸遭明盛日,万物蒙生植。
独此抱微痾,颓然谢斯职。
世道方荏苒,郊园思偃息。
为欢日已延,君子情未极。
驰觞忽云晏,高论良难测。
游步清都宫,迎风嘉树侧。
晨起西郊道,原野分黍稷。
自乐陶唐人,服勤在微力。
伫君列丹陛,出处两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