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不见帝乡春,白日寻思夜梦频。
上酒忽闻吹此曲,坐中惆怅更何人。
年年不见帝乡春,白日寻思夜梦频。
上酒忽闻吹此曲,坐中惆怅更何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怀念之情。"年年不见帝乡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久违家园、无缘重返的情景,"帝乡春"通常指代都城或贵族出身者的故乡,而这里则更添一层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接下来的"白日寻思夜梦频",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日以继夜、朝夕皆思的深切情感。白日里寻觅着往昔的踪迹,而夜晚则在梦中与之相遇,这种对故乡的记挂和向往,不仅限于清醒时刻,甚至连睡梦中都无法摆脱。
"上酒忽闻吹此曲"一句,通过诗人偶然听闻某一乐曲而引起的联想,展现了音乐与情感的深厚联系。在古代文化中,音乐常被视为沟通心灵、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这首乐曲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旋律,与帝乡或故土有关,从而触动了诗人的情怀。
"坐中惆怅更何人"则透露出诗人在听闻此曲后所产生的复杂情绪。"惆怅"二字,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与迷茫,而"更何人"则暗示了诗人在这一刻的心境是如此孤独和无奈,即便身处众人之中,也感觉不到任何的慰藉或共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故乡春天的追忆、夜梦中的频繁相遇,以及偶然间听闻特定乐曲所引发的情感波动,展现了一个游子对于远方家园深切且复杂的情感世界。
三朋古称寿,七秩世云稀。
洗爵传浮白,悬鱼看赐绯。
华筵盛宾从,诞节好春晖。
不醉歌毋返,无强共所祈。
青云连风阁,白发映鱼矶。
山色浮南岳,星辰近少微。
锦开花里幛,彩戏膝前衣。
大老兼尊德,吾将同所归。
十年窗下,见古今成败,几多豪杰。
谁会谁能谁不济,故纸数行明灭。
乱叶西风,游丝春梦,转转无休歇。
为他憔悴,不知有甚干涉。
寥寥无住闲身,尽虚空界,一片中宵月。
云去云来无定相,月亦本无圆缺。
非色非空,非心非佛,教我如何说。
不妨跬步,蟾蜍飞上银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