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驾缇屏入古樵,熙春山更绿岧峣。
人如第二泉清冷,路亦无多秋泬寥。
碧色玻璃供笑语,黄云䆉稏入歌谣。
山城斗大能留否,见说弓旌有特招。
肯驾缇屏入古樵,熙春山更绿岧峣。
人如第二泉清冷,路亦无多秋泬寥。
碧色玻璃供笑语,黄云䆉稏入歌谣。
山城斗大能留否,见说弓旌有特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春景图。诗人以"肯驾缇屏入古樵"开篇,表达了驾车进入古木参天的深山之中的决心和喜悦。"熙春山更绿岧峣"则是对春日中山色更加郁勃的描写,"熙"字用得十分传神,既表现了春意盎然,也暗示了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情调。
接下来两句"人如第二泉清冷,路亦无多秋泬寥"中,"人如第二泉清冷"用典贴切,形象地描绘出人间的宁静与纯净,而"路亦无多秋泬寥"则表明山中小径不经人迹,给人一种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感觉。
"碧色玻璃供笑语,黄云䆉稏入歌谣"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质地描绘出山中的美丽景致。"碧色玻璃"形容山间清澈透明的溪流,而"黄云䆉稏"则是诗人对云雾缭绕中山峰的生动描写,两者交织在一起,如同歌谣一般流淌。
最后两句"山城斗大能留否,见说弓旌有特招"表达了诗人对于山城的赞美和对历史遗迹的好奇。"山城斗大"形容山城雄伟壮观,而"见说弓旌有特招"则是对古战场遗址的想象,似乎在传说中留下了特别的召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是一首融合山水田园与古风遗韵于一体的佳作。
混沌以前无黑白,未剖人文先诞石。
海岳成形天梵来,圣愚凡哲多奇迹。
陆亘一片坐卧常,镌得不得非所择。
深山大小空嶙峋,千年路滑犹荒僻。
解空老人补南天,攫取端岩不盈尺。
欲蘸毫端染太虚,一画大千青碧碧。
钟王怀褚战龙蛇,如虫御木何狼藉。
珍重云中似虎形,香水磨砻生羽翮。
孤山竟何在,郁郁青树林。
名花间清流,被壑注层岑。
炜煌金阙迥,坐列多精灵。
中间擎莲台,琅琅海潮音。
机感当所求,像外如有神。
予言尽大地,一境无二人。
昏蔽落尘网,万象随心形。
不见僧伽王,目前成异因。
晨起揽清镜,忽然空其身。
遍睹皆多罗,草木四山春。
上有天华冠,赫赫威光迎。
图访至摩竭,镜里曾亲临。
此岂夙所构,因事聊以明。
丹霞多异木,筼筜别一山。
常恐绿阴短,分植诸岩端。
天帚不可偏,横扫碧空烟。
碧烟无尽时,此帚天门悬。
阳屿有平石,名之为仙坛。
方广十丈馀,四围青琅玕。
风来动遐音,宫商自成弹。
相传羽化人,石上去不还。
洁净无尘箨,至今空盘桓。
我非爱方士,爱此清风寒。
敢效李卫公,日报竹平安。
瑞草产高山,乃不受灌溉。
鲜妍漭沆间,何曾别天地。
遇浊混不齐,清中煞有味。
自洁涤人烦,于物匪无利。
寘之邦国上,难与邾莒比。
时或逢高人,大瓢聊以试。
白云浮太虚,骤雨松声细。
岂必登蓬莱,只在玉泉寺。
我也沾馀沥,释然薄兰芷。
生亦我所欲,一死不可逃。
东吴有张悌,可以励士操。
牛渚至今在,江水空滔滔。
今日我死日,仲思安足邀。
曾受丞相知,常恐负贤豪。
贤者讵不重,知己诚难遭。
此心苟可已,角巾归蓬蒿。
人生贵适意,痛饮读离骚。
何自苦乃尔,九原无醇醪。
噭噭云中雁,迢迢向南飞。
万里从沙漠,怆恻兴予悲。
所悲曷云谁,乃谓予中姨。
中姨同予生,亦复同操持。
许嫁不肯嫁,形与心相随。
忽闻良人殂,潸然泪横洟。
虽无琴瑟好,父母曾相期。
礼义发天性,此岂世俗知。
载鬼且张弧,今昔多然疑。
道路既阻修,魂魄竟长辞。
我非念骨肉,岂更为情痴。
落叶随风飘,故株终不移。
黄河亦易竭,水流难向西。
寒日沉东溟,濯魄乃逾辉。
桑榆盼初景,聊为一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