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寄幽谷,登临翠色中。
乱云低薄暮,片水静涵空。
往往游西崦,依依向北风。
清猿不可听,幽思更无穷。
小隐寄幽谷,登临翠色中。
乱云低薄暮,片水静涵空。
往往游西崦,依依向北风。
清猿不可听,幽思更无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间隐居图景。"小隐寄幽谷",诗人选择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山谷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地,体现出他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登临翠色中",通过描绘绿色的山色,展现出环境的清新和生机。
"乱云低薄暮",傍晚时分,乌云密布,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片水静涵空",一片平静的水面倒映着天空,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开阔和宁静。诗人频繁地游历西崦,"往往游西崦",表达了对这片山水的热爱和流连忘返之情。
"依依向北风",北风吹过,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然而,"清猿不可听,幽思更无穷",清脆的猿鸣反而勾起了诗人心中的无尽思绪,使得隐居生活中的孤独和哲思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士的生活,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深沉思考。
幽闲疏淡,是秋人情性。写上生绡忒心肯。
采香携句去,好处成猜,无限意、天壤何人消受。
小池凭自照。瘦了容光,羞对芙蓉旧时镜。
把酒向篱东,知自何生,孤根结、陶家三径。
便拼取、襟期镇相怜,度世外黄昏,月凉风定。
芳心不与西风老,花开愁思还又。
帘静初灯,天空有雁,又是凉秋时候。沉阴思酒。
况疏雨过时,故人归后。
独酌欢稀,数枝折得正盈手。看花更惜人瘦。
小池频照影,吟鬓非旧。
叹晚何心,逢秋易感,天意还容孤秀。新寒禁受。
写片影幽娟,露香淋袖。梦冷篱根,年时休暗负。
飞红犹湿前宵雨,好春也懒归去。
日潋池心,山摇萍际,夏气先烘晴宇。笛声凄楚。
正倦倚薰风,吹凉前浦。
艳说荷花,焉知结子此心苦。芳讯凭谁为主。
更番催令节,佳期无阻。
掠燕频低,遮鱼未稳,贴水钱钱堪数。愿春小住。
便开晚蔷薇,番风应许。一任菱船,清歌江畔路。
斜帆天际小。对萧萧荒陂,尚衔残照。
断塔摇烟,战半林黄叶,似愁难扫。
几点轻沤,应笑我、尘栖茸帽。
故垒西边,霜角吟秋,鬓丝催老。知否萝阴孤啸。
怕闭了哀弦,更添凄悄。
旧约匆匆,问片云凉屿,甚时垂钓。
莫上层楼,人渐远、江南寒早。
一寸相思难寄,征鸿又杳。
人去天寒,江空岁晚,与君携手层岚。带一分酸。
离心未饮先酣。
十年水驿烟邮惯,奈而今、不是江南。
荡秋魂、一尺荒波,湿了征衫。
桓郎已自伤摇落,问归鸿声里,此别何堪。
短鬓难搔,衰杨一样毵毵。
斜阳尚在孤城角,近黄昏、不见征帆。
待何时、月下幽坊,玉尘重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