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天寒,江空岁晚,与君携手层岚。带一分酸。
离心未饮先酣。
十年水驿烟邮惯,奈而今、不是江南。
荡秋魂、一尺荒波,湿了征衫。
桓郎已自伤摇落,问归鸿声里,此别何堪。
短鬓难搔,衰杨一样毵毵。
斜阳尚在孤城角,近黄昏、不见征帆。
待何时、月下幽坊,玉尘重谭。
人去天寒,江空岁晚,与君携手层岚。带一分酸。
离心未饮先酣。
十年水驿烟邮惯,奈而今、不是江南。
荡秋魂、一尺荒波,湿了征衫。
桓郎已自伤摇落,问归鸿声里,此别何堪。
短鬓难搔,衰杨一样毵毵。
斜阳尚在孤城角,近黄昏、不见征帆。
待何时、月下幽坊,玉尘重谭。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离别画面。"人去天寒,江空岁晚",寥寥八字,便勾勒出江边送别的凄清景象,寒意透骨,时光静寂。"与君携手层岚",写出词人与友人一同登高望远,试图借此排遣离愁。
"带一分酸,离心未饮先酣",表达出离别之际,情感的酸楚还未品尝,内心已先被离愁淹没。"十年水驿烟邮惯",回忆起过去的十年,两人常在水路驿站中通信,如今却面临永别,更显哀伤。
"荡秋魂、一尺荒波,湿了征衫",借景抒情,秋水荒波打湿了行人的衣衫,象征着离别的泪水和内心的失落。接下来,词人以桓郎自比,感叹自己如同落叶般凋零,"问归鸿声里,此别何堪",借鸿雁之鸣,表达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短鬓难搔,衰杨一样毵毵",描绘出词人鬓发稀疏,如同衰败的杨柳,形象地刻画出老去的容颜和沉重的心情。"斜阳尚在孤城角,近黄昏、不见征帆",夕阳余晖映照孤城,却未能挽留友人的离去,黄昏时分仍不见归舟,增添了离别的悲凉。
最后,词人期待着月夜下重逢的时刻,在幽静的小巷深处,再次与友人共话往昔,"待何时、月下幽坊,玉尘重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冯煦的这首《高阳台》以深沉的笔触,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霜风琅琅鸣鼓鼙,鸟寒夜噪树折枝。
居者不出行者归,厩马解衔车弃脂。
长河夜冰船就维,百贾晏起朝闭扉。
为问当今行者谁,出门千里到何时。
母送拊背父叹嘻,儿惜欲去哭挽衣。
上马反顾纷涕洟,非所愿欲去何为。
家虽有田丰岁稀,所得偿公不及私。
况望膻芗事庭闱,结发从学今十期。
始自有志徇孔姬,岂愿从世成依违。
高堂华发纡素丝,暮年待子为光辉。
望我日久莫报之,苟得一笑辱弗辞。
况望三釜家无饥,吾于二子久所知。
怪其才高所就卑,今乃语此诚可思。
近闻天子变典彝,欲拨旧况收新奇。
子行出仕适其期,骅骝得路无衔羁。
罢酒行矣无自迟,去取天宠酬亲慈。
《送曹杜赴试礼部》【宋·王令】霜风琅琅鸣鼓鼙,鸟寒夜噪树折枝。居者不出行者归,厩马解衔车弃脂。长河夜冰船就维,百贾晏起朝闭扉。为问当今行者谁,出门千里到何时。母送拊背父叹嘻,儿惜欲去哭挽衣。上马反顾纷涕洟,非所愿欲去何为。家虽有田丰岁稀,所得偿公不及私。况望膻芗事庭闱,结发从学今十期。始自有志徇孔姬,岂愿从世成依违。高堂华发纡素丝,暮年待子为光辉。望我日久莫报之,苟得一笑辱弗辞。况望三釜家无饥,吾于二子久所知。怪其才高所就卑,今乃语此诚可思。近闻天子变典彝,欲拨旧况收新奇。子行出仕适其期,骅骝得路无衔羁。罢酒行矣无自迟,去取天宠酬亲慈。
https://shici.929r.com/shici/e288xx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