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解空阁制砚歌》
《解空阁制砚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混沌以前无黑白,未剖人文先诞石。

海岳成形天梵来,圣愚凡哲多奇迹。

陆亘一片坐卧常,镌得不得非所择。

深山大小空嶙峋,千年路滑犹荒僻。

解空老人补南天,攫取端岩不盈尺。

欲蘸毫端染太虚,一画大千青碧碧。

钟王怀褚战龙蛇,如虫御木何狼藉。

珍重云中似虎形,香水磨砻生羽翮。

(0)
鉴赏

这首诗《解空阁制砚歌》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制砚的过程与艺术之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制砚的过程比作宇宙的形成、圣愚凡人的奇迹,以及自然界的壮丽景观。

首句“混沌以前无黑白”,以混沌未开之境喻示制砚过程的初始状态,黑白未分,暗含着创造与秩序的开始。接着“未剖人文先诞石”则暗示在人类文明尚未诞生之时,自然之物(石头)已孕育着未来的可能。

“海岳成形天梵来,圣愚凡哲多奇迹”两句,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与人类智慧的奇迹相提并论,强调了自然与人类创造力之间的和谐共生。

“陆亘一片坐卧常,镌得不得非所择”描绘了制砚者在一块石头上雕刻的过程,强调了选择与决定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技艺的高超与对材料的尊重。

“深山大小空嶙峋,千年路滑犹荒僻”通过深山中的岩石形象,展现了制砚材料的原始与坚韧,同时也暗示了制砚过程的艰难与时间的漫长。

“解空老人补南天,攫取端岩不盈尺”中的“解空老人”可能象征着高深的智慧或超然的存在,他从岩石中获取材料,虽仅取一小块,却蕴含着深远的意义。

“欲蘸毫端染太虚,一画大千青碧碧”表达了制砚者通过一笔一划,将自然与宇宙的色彩融入作品之中,展现出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

“钟王怀褚战龙蛇,如虫御木何狼藉”引用了书法大师的名字,比喻制砚如同书写,需要精细的技艺与深厚的情感投入,同时也暗示了艺术创作的复杂与挑战。

“珍重云中似虎形,香水磨砻生羽翮”最后两句赞美了砚台的形态与功能,如同云中虎形,既具威猛之势,又因磨砺而生出飞翔的翅膀,寓意着艺术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承载着自由与梦想。

整首诗通过对制砚过程的诗意化描述,展现了艺术创作的深邃与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文化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俞仲基送原肃

白头相遇酒盈卮,弟劝兄酬两莫辞。

难得雁行无恙日,稀逢马角有生时。

且听今夕灯前话,何待明朝别后思。

本是一般珠玉树,花开南北不同枝。

(0)

金陵怀古

六朝事迹今何在,禾黍离离满地愁。

商女隔江犹唱曲,远人怀土莫登楼。

潮随雁落回京口,山作龙蟠护石头。

记近酒家曾夜泊,秦淮寒月照孤舟。

(0)

鬻女谣

东家夫妇无丁男,止有两女冬犹衫。

客来又议鬻其一,父母不忍听儿谈。

长云弟幼我应去,幼谓我去兄当住。

心知父母非不慈,不然租税从何措。

两儿去住争未决,父母狐疑客催别。

大儿行泣小儿随,道旁观者皆呜咽。

(0)

中牟

中牟县里驻归骖,客路情怀尽自谙。

白草黄沙仍渭北,断陂流水已江南。

(0)

疏雨

庭旷疏雨响,夜凉归思多。

缄书未能寄,流恨满烟萝。

(0)

忆学堂前凌霄花

开遍凌霄石上花,先生犹自未归家。

去年此日花开里,几度凭阑到日斜。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