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事迹今何在,禾黍离离满地愁。
商女隔江犹唱曲,远人怀土莫登楼。
潮随雁落回京口,山作龙蟠护石头。
记近酒家曾夜泊,秦淮寒月照孤舟。
六朝事迹今何在,禾黍离离满地愁。
商女隔江犹唱曲,远人怀土莫登楼。
潮随雁落回京口,山作龙蟠护石头。
记近酒家曾夜泊,秦淮寒月照孤舟。
这首《金陵怀古》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通过对六朝古都金陵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
首句“六朝事迹今何在”,开篇即以问句引出对往昔繁华的追思,六朝的辉煌已成过往云烟,引发读者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接着“禾黍离离满地愁”一句,以自然景象喻指历史的痕迹,满地的禾黍象征着往日的繁荣与今日的荒凉,满含诗人对历史变迁的哀愁之情。
“商女隔江犹唱曲,远人怀土莫登楼。”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和对比手法,商女在江边继续唱着那熟悉的曲子,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而远方的人们却因思念家乡而不敢轻易登楼,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潮随雁落回京口,山作龙蟠护石头。”这两句描绘了金陵的地理风貌,潮水随着大雁南飞至京口,山峦如龙般守护着石头城,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含了对金陵作为战略要地的历史地位的肯定。
最后,“记近酒家曾夜泊,秦淮寒月照孤舟。”诗人回忆起曾经在秦淮河畔的酒家夜泊的情景,此时月色寒冷,映照着孤独的小舟,这一画面不仅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凄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芦苇周遭旧楮糊,就中穴地砌砖炉。
儒酸官冷浑相称,草卧毡眠本不拘。
窗外十分西日照,帘间半点北风无。
一瓶雪水煎茶熟,清气真能压武夫。
盘谷四面环青山,晴岚暖翠浮云烟。
盘谷之阻多幽泉,湛然深碧蛟螭蟠。
中有华屋贮神仙,猿鸟不惊犬不喧。
竹侵行径松碍檐,人疑无路堪攀缘。
忽闻读书声琅然,始信别是壶中天。
翩然振屐登其巅,仰林俯壑天地宽。
桑麻尽处开平川,千帆来往无时闲。
旁有一叶渔翁船,出没红蓼黄芦边。
呼之来泊岩下湾,就船买鱼归烹鲜。
煮茗有泉秫有田,问之世事笑不言。
家藏黄石书一编,安用李愿归来篇。
我欲前峰卜数椽,幅巾杖屦行其间。
目送归鸿挥五弦,闲窗静听松风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