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十一》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十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孤山竟何在,郁郁青树林。

名花间清流,被壑注层岑。

炜煌金阙迥,坐列多精灵。

中间擎莲台,琅琅海潮音。

机感当所求,像外如有神。

予言尽大地,一境无二人。

昏蔽落尘网,万象随心形。

不见僧伽王,目前成异因。

晨起揽清镜,忽然空其身。

遍睹皆多罗,草木四山春。

上有天华冠,赫赫威光迎。

图访至摩竭,镜里曾亲临。

此岂夙所构,因事聊以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超脱的景象,诗人以孤山为引,展开了一段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之旅。开篇“孤山竟何在,郁郁青树林”,以孤山与茂密的青林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名花间清流,被壑注层岑”描绘了山间清流与名花相映成趣的美景,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炜煌金阙迥,坐列多精灵”则将视角转向更为神秘的领域,金碧辉煌的宫殿与众多精灵的坐列,暗示着超凡脱俗的世界存在。接下来的“中间擎莲台,琅琅海潮音”更是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灵性与声音的世界,莲花台的升起与海潮的琅琅声,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深邃的意义。

“机感当所求,像外如有神”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感应与超然之物的追求,暗示着心灵深处的神明指引。最后,“予言尽大地,一境无二人”强调了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即使是在广阔的天地间,每个人的感受也是独一无二的。

“昏蔽落尘网,万象随心形”则揭示了外界事物与内心世界的紧密联系,暗示着人们应当超越物质的束缚,追寻内心的真谛。结尾“不见僧伽王,目前成异因。晨起揽清镜,忽然空其身”通过对比与自省,强调了觉醒与自我净化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清晨的自省与观照,才能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生命以及心灵深处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柬赵训导二首赵安边营将家子读易人也·其一

安边坐堡近沙场,白日胡沙惨惨黄。

彀弩汝兄增品秩,操觚吾子独文章。

双龙一命新朝阙,三鳝诸生巳报堂。

授易未容轻管辂,揲蓍端合契羲皇。

(0)

雨中忆张大夫园亭

我爱张家好亭子,满园林竹夏凄凄。

沾花细雨飘窗里,映日轻雷过槛西。

巳拚习池多乐事,况逢光禄有新题。

朝回会与金兰约,走马携壶到碧蹊。

(0)

和清明后见燕

坐栋穿帘尔亦惊,纷纷红紫遍春城。

群冲海雾寒应阻,对语堂花暖却明。

去住溪山他日梦,主宾天地世人情。

即论迟暮心难巳,切恐差池恨转生。

(0)

纪变二首·其二

太白今宵见,光芒何太明。

经天复昼见,国茌且胡兵。

度影休衔阙,低空幸隐城。

天高听亦下,人胜运须更。

避殿惟皇切,推轮遣将诚。

羯奴行就缚,飞慰谅闇情。

(0)

铃阁晚犹急,月窗宵渐辉。

稍驱云雾散,翻重雪霜威。

起坐炉须拥,晨看木尽稀。

徘徊问气势,死逼汉宫闱。

(0)

被絷国境眺望

亦知蹋翼鸟,岂意罻罗求。

万里劳明主,孤臣泪暗流。

临京花更苦,近苑柳偏愁。

愧尔云间雁,衔泥向玉楼。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