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月寒流影,花间露正繁。
美人在天际,清梦隔云轩。
书就逢人后,镫深旧话存。
愁心向今夕,寂寞欲销魂。
孤月寒流影,花间露正繁。
美人在天际,清梦隔云轩。
书就逢人后,镫深旧话存。
愁心向今夕,寂寞欲销魂。
这首诗《寄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穆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孤月寒流影,花间露正繁”,以月光洒在水面上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同时借“孤月”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着,“花间露正繁”则以生机勃勃的花朵和晶莹的露珠,反衬出诗人情感的深沉与复杂。
颔联“美人天际远,清梦隔云轩”,将思念的对象比喻为“美人”,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然而,“天际远”与“隔云轩”的描述,又暗示了距离的遥远以及情感的难以触及,增添了诗作的哀愁与无奈。
颈联“书就逢人后,灯深旧话存”,转而描写诗人通过书信与友人交流的情景。尽管相隔万里,但通过文字,两人的情感得以维系。然而,“灯深”二字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沉淀,使得“旧话”显得尤为珍贵。
尾联“愁心向今夕,寂寞欲销魂”,直接抒发了诗人此刻的心情。面对即将到来的夜晚,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忧愁,这份孤独与寂寞几乎要让他的灵魂消散。这一句直击人心,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身情感的极度挣扎。
整体而言,《寄怀》一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