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林小雨不胜春,赖有居停漫饮醇。
节候似无关道眼,物情谁肯学閒身。
但闻布谷催荒陇,不奈杨花满四邻。
烟断岂因寒食日,粤南时有未炊人。
低林小雨不胜春,赖有居停漫饮醇。
节候似无关道眼,物情谁肯学閒身。
但闻布谷催荒陇,不奈杨花满四邻。
烟断岂因寒食日,粤南时有未炊人。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低林小雨不胜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绵绵、林木低垂的景象,虽是细雨,却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着,“赖有居停漫饮醇”一句,通过饮酒来消解春雨带来的些许沉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节候似无关道眼,物情谁肯学闲身”两句,诗人似乎在感叹时节更迭与世事无常,看似寻常的节气变化,却难以被深谙世事之人所察觉,物态人事似乎都不愿学着过一种悠闲的生活,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但闻布谷催荒陇,不奈杨花满四邻”则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象,布谷鸟的啼鸣催促着农事的开始,而杨花飘落,四处皆是,既美丽又略显凄凉,增添了季节变换的氛围。
最后,“烟断岂因寒食日,粤南时有未炊人”两句,诗人借寒食节的习俗(禁火三天)来表达对社会底层生活状态的关注,指出即使在这样的节日里,仍有人无法享受正常的饮食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民生疾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食时节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昏花乱眼叹吾衰,宝带忘腰羡子宜。
碓下谁明能行者,瓮中聊觅永禅师。
醉乡欲结无为社,劫火难烧见在诗。
忽忆扁舟洞庭路,霜螯斫雪点橙丝。
揭阳多士天下都,声名籍籍南海隅。
往往能骑龙马驹,唾手可捋于菟须。
大食刀斫赤瓠壶,绿沈弓迸金仆姑。
太阿何止敌万夫,四海可归舆地图。
一举旌旗到三吴,全军接上甘泉书。
不比白面谢石奴,汉庭挺出万卷儒。
至尊含笑御玉虚,此时贤杰气焰舒。
更看相踵升亨衢,凤池鸡省争凫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