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隋丁道护书启法寺碑》
《隋丁道护书启法寺碑》全文
清 / 李宗瀚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隋书罕署名,道护碑传二。

开皇仁寿年,兴国启法寺。

后来信居上,书老笔亦恣。

六一得其精,胡乃杨本嗜。

一夔殊已足,观乐他且置。

骨体肖龙藏,倍溢妍华致。

化度虽后尘,右方阐缄秘。

悦生堂不录,销夏篇不记。

两家印篆留,近入义门笥。

气压集古千,源导贞观四。

其文颂金像,颇说佛灵异。

我闻菩提法,妙具千手臂。

法法皆圆通,始了第一义。

丁真合同参,谁问楞伽字。

(0)
鉴赏

这首清代李宗瀚的《隋丁道护书启法寺碑》是一首描绘古代书法艺术的诗。诗人通过对隋代丁道护书写的法寺碑的赞美,展现了其书法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开皇仁寿年"点明了创作背景,"六一得其精"则赞誉丁道护的书法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堪比唐代的杨本嗜。"骨体肖龙藏,倍溢妍华致"形容其字形犹如龙飞凤舞,充满美感。"化度虽后尘,右方阐缄秘"则强调其书法在后世仍有深远影响。

诗中提到的"悦生堂不录,销夏篇不记"可能指的是其他书法作品的遗漏,而"两家印篆留,近入义门笥"则表明这些珍贵的碑刻被收藏于学术机构。接下来的诗句"气压集古千,源导贞观四"进一步强调其书法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唐代贞观年间的大师们相提并论。

最后,诗人以佛教中的"菩提法"和"圆通"来比喻丁道护书法的深远内涵,以及对佛法智慧的领悟。整首诗通过书法艺术展现了丁道护的才华和其作品的宗教意义,体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作者介绍

李宗瀚
朝代:清

(1769—1831)清江西临川人,字公博,一字北漠,又字春湖。乾隆五十八年进士,授编修。道光时官至工部左侍郎、浙江学政。工诗,喜聚书,癖嗜金石文字。
猜你喜欢

送清凉上人

何意欲归山,道高繇境胜。

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證。

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

(0)

题长乐驿壁

三十骅骝一烘尘,来时不锁杏园春。

杨花满地如飞雪,应有偷游曲水人。

(0)

夏晚诗

流火稍西倾,夕影遍曾城。

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

(0)

园中秋散诗

负疾固无豫,晨衿怅已单。

气交蓬门疏,风数园草残。

荒墟半晚色,幽庭怜夕寒。

既悲月户清,复切夜虫酸。

流枕商声苦,骚杀年志阑。

临歌不知调,发兴谁与欢。

傥结弦上情,岂孤林下弹。

(0)

三月三日曲水集诗

四时著平分,三春禀融烁。

迟迟和景婉,夭夭园桃灼。

携朋适郊野,昧爽辞廛廓。

动荡兴翠岭,芳飙起华薄。

解辔偃崇丘,藉草绕回壑。

际渚罗时簌,托波泛轻爵。

(0)

和宋记室省中诗

落日飞鸟还,忧来不可极。

竹树澄远阴,云霞成异色。

怀归欲乘电,瞻言思解翼。

清扬婉禁居,秘此文墨职。

无叹阻琴尊,相从伊水侧。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