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清凉上人》
《送清凉上人》全文
唐 / 皎然   形式: 古风  押[径]韵

何意欲归山,道高繇境胜。

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證。

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qīngliángshàngrén
táng / jiǎorán

guīshāndàogāoyóujìngshèng
huākōngjuéxìngleyuèjìnzhīxīnzhèng

yǒngchūchányínqīngyuánxiāngyìng

注释
何意:为何,什么意思。
欲归山:想要归隐山林。
道高:道路艰险或道德高尚。
繇境胜:由于环境优美或境界高远。
花空:花朵凋谢,也指空性、悟空。
觉性了:觉悟本性,了悟真理。
月尽:月圆月缺的尽头,也可理解为时间的流逝。
知心證:内心深处的证悟,对心性的确认。
永夜:漫长的夜晚,也指修行的时光。
出禅吟:在禅定中吟诗,修行中的感悟表达。
清猿:声音清脆的猿猴。
自相应:自然地相互应和,比喻心境与自然的和谐。
翻译
为何想要归隐山林,只因道路艰险而境界超凡脱俗。
花朵凋零中领悟本性空寂,月圆月缺间见证心灵的明悟。
长夜里静坐禅定吟咏,清越的猿鸣与我心声相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送清凉上人》。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赞美之情,以及对佛法修行境界的深刻理解。

"何意欲归山,道高繇境胜。" 这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明对友人隐居山林、追求高尚道德的境界表示赞赏。"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證。"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理解,即在寂静中领悟到事物的本质,通过深夜的冥思达到内心的顿悟。

"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深夜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在佛法修行中获得超然物外境界的赞美。这里的“清猿”形象生动地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佛法修行的赞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情感以及自己对生命境界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皎然

皎然
朝代:唐   字:清昼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生辰:730-799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猜你喜欢

入狱第一百一

行行见羁束,斯人独憔悴。

欲觉闻晨钟,青灯死分翳。

(0)

自叹三首·其三

疾病连三次,形容落九分。

几成白宰相,谁识故将军。

暗坐羞红日,闲眠想白云。

苍苍竟何意,未肯丧斯文。

(0)

挽陆君实·其二

古今忠义独斯人,危在须臾见益真。

身不远亡忧丧节,君非同逝虑蒙尘。

平时谁执朝廷柄,末路方知社稷臣。

楚些欲招招不得,沧溟南望浩无津。

(0)

匿峰亭

山亭在山背,不见山巍巍。

但见四面风,辐凑朝宗之。

深藏固甚智,自牧甘处卑。

一谦受四益,是以能不危。

(0)

寄题徐亭

清晨读君碑,如到徐亭下。

灵境犹缥缈,仙风已潇洒。

亭虽人为之,洞是天开者。

化工不自了,待子辟蓁野。

徐君神骨不埃尘,疏眉秀目方青春。

穷追屡束寇贼手,幽讨却作烟霞人。

当年远祖尝浮海,采药仙山竟何在。

君今复探山中奇,潭潭六室世未知。

呜呼安得此亭此洞在吾乡,庐岳自此增辉光。

(0)

炭步港观萤

九华之南芦苇长,流萤夕起不计双。

烂如神仙珠玉阙,青罗掩映千明釭。

空江沉沉未见月,近浦穿林起还灭。

鱼游鸟宿自不惊,我知此火初无情。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