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副普济过予诘其师名僧职之所自则曰尝济活饥民百万朝廷论酬以得之钦叹不足继以诗云》
《僧副普济过予诘其师名僧职之所自则曰尝济活饥民百万朝廷论酬以得之钦叹不足继以诗云》全文
宋 / 强至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佛子苇麻众,槩能蚕食人。

庸奴买师名,纳赀不计缗。

普济释苑秀,类同行佛均。

往岁东阳饥,愁声聒苍旻。

天民坐欲死,谁肯发一囷。

师勇营饘糜,全活百万民。

外台上其事,朝廷嘉师仁。

相府议优赏,美号宠厥身。

汝往贰尔正,示劝出圣神。

今时士大夫,体虽具缨绅。

十九饱妻孥,何暇及困贫。

视师固有激,抑可警其伦。

(0)
注释
佛子:指佛教徒,特别是出家人。
苇麻:比喻僧侣众多。
蚕食:比喻逐渐侵吞或消耗。
庸奴:平庸无能的人。
纳赀:缴纳财物。
普济:普遍救济。
释苑:佛教寺庙。
饥:饥饿。
苍旻:天空。
天民:百姓。
师勇:大师的勇敢行为。
饘糜:稠粥。
贰:辅助。
正:正义。
圣神:圣贤。
缨绅:古代官员的服饰,代指士大夫。
妻孥:妻子和孩子。
激:激励。
警:警示。
伦:同类,人们。
翻译
僧侣众多如芦苇麻,都能蚕食人间。
平庸之辈购买师德之名,收钱不计其数。
普度众生的佛法精华,如同同行者共同修行。
昔日东阳闹饥荒,哀愁之声震动苍穹。
百姓苦不堪言,却无人施舍救急。
大师勇敢地提供粥食,救活了百万民众。
此事上报朝廷,赞赏大师的仁慈。
宰相商议给予优厚奖赏,尊称加于他身上。
你应辅佐正义,以激励世人效仿圣贤。
现今士大夫,虽然衣冠楚楚。
十九人中就有富足者,哪顾得上贫困之人。
看待大师的行为,我们应有所触动,警醒同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题为《僧副普济过予诘其师名僧职之所自》。诗中描绘了一位名叫普济的僧人,他以慈悲为怀,积极投身于救济饥民的行动中,拯救了百万民众的生命。他的善举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嘉奖,被赐予美名。诗人借此诗对普济的行为表示钦佩,并批评当时社会上许多士大夫虽然身份显赫,却忽视了贫困者的困境,以此激发社会的道德责任感。

诗中“佛子苇麻众,概能蚕食人”形象地刻画了普济僧人的无私与大爱,如同佛门弟子中的佼佼者。“庸奴买师名,纳赀不计缗”则讽刺了那些只为求名利而不顾百姓疾苦的人。“师勇营饘糜,全活百万民”直接赞美了普济的实际救援行动。“相府议优赏,美号宠厥身”描述了朝廷的表彰,而“汝往贰尔正,示劝出圣神”则是对士大夫们的警醒,希望他们能从普济的事迹中受到启示。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普济功德的颂扬,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具有鲜明的道德教化意义。

作者介绍

强至
朝代:宋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猜你喜欢

陪宁极游南溪夜还山墅

南溪晚酌罢,归路笑言同。

家在碧山下,人行清露中。

鹊飞斜映月,虫响暗移丛。

下马儿童喜,谁知为德公。

(0)

游北园辄成二颂呈芳公长老·其一

万法都来一道场,游行何处不真常。

临风不用提玄旨,翠竹森森自短长。

(0)

黄莲花·其二

只将萧洒与温醇,敌尽千花百草春。

欲赋清诗写深愿,却疑潜笑白头人。

(0)

菩萨蛮·其二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

聚星亭下书堂水。冬来欲问梅花使。圭撮是何官。

人间有底难。章泉词和去。交道元如故。

转眼岁将穷。溪头鹤发翁。

(0)

清平乐.寿潘文叔

常思高致。又见凉风起。欢喜年时为寿意。

快写山歌重寄。愿公好德康宁。青云收取功名。

莫道而今官小,吾儒正要仁民。

(0)

一剪梅.送冯德英

说著相思梦亦愁。芳草斜阳,春满秦楼。

楼前新绿水西流。一曲阳关,分付眉头。

多少风流事已休。纷薄香浓,怕见绸缪。

淡云笼月小庭幽。明日山长,清恨悠悠。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