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步夷途盍近思,行寻捷径却成迟。
大弨不必穿杨叶,古乐何曾唱竹枝。
须信孔门无用赋,也知高叟漫为诗。
功名易立书难读,努力当乘少壮时。
欲步夷途盍近思,行寻捷径却成迟。
大弨不必穿杨叶,古乐何曾唱竹枝。
须信孔门无用赋,也知高叟漫为诗。
功名易立书难读,努力当乘少壮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留别王元治师中谭纯益三首(其三)》。诗人以议论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学习态度。首句“欲步夷途盍近思”意味着想要走平坦大道,应该多思考,暗示了实践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接着,“行寻捷径却成迟”表达了直接追求便捷可能反而导致延误,强调了稳健前行的价值。
诗人进一步通过比喻,指出“大弨不必穿杨叶”,意指不必过于追求精准,有时候简单粗犷也能达到目的。同时,“古乐何曾唱竹枝”暗示古代音乐并不崇尚琐碎的技巧,而是注重情感的传达。
“须信孔门无用赋”借用孔子的教诲,强调实用知识比华丽辞藻更为重要。“也知高叟漫为诗”则提醒人们,即使是老年诗人的随意之作,也可能蕴含深意,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
最后两句“功名易立书难读,努力当乘少壮时”点明了诗人的主题,即功名虽然容易获取,但真正需要付出努力的是学问的积累,应当趁着年轻时抓紧时间读书学习。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劝诫人们在追求功名的同时,要注重内在修养和知识积累,把握青春时光,不虚度光阴。
怜尔解临池,渠爷未学诗。
老夫何足似,弊宅倘因之。
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
郗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
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
九秋良会少,千里故人稀。
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明星未出少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