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怀封元寂》
《九日怀封元寂》全文
唐 / 王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

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

九秋良会少,千里故人稀。

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怀huáifēngyuán
táng / wáng

jiǔjiāoyuánwàngpíngbiànshuāngwēi
lántiānxīnzhuóhuāxiāngrǎnbié

jiǔqiūliánghuìshǎoqiānrén
jīnlóngshānwàidāngyànshūguī

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郊原:郊外的原野。
霜威:霜冻带来的寒冷景象。
兰气:兰花的香气,象征高雅。
新酌:新酿的酒。
花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
别衣:离别时穿的衣服,象征离愁。
九秋:泛指秋季,也代指多次。
故人:老朋友。
龙山:古代文人常登高赏菊的地方,此处借指聚会之地。
雁书:古人以大雁传递书信,象征远方的来信。
翻译
在郊外远望,广阔的田野上尽显寒霜的威力。
兰花的香气增添了新酒的味道,菊花的芬芳染上了离别的衣裳。
美好的聚会很少,远方的老朋友更是稀少。
今日在龙山之外,应当会想起那些鸿雁传书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郊野的景象,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开篇“九日郊原望”直接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秋高气爽的郊外,作者站在平坦的原野上眺望着四周,一片片霜威(可能是指露水或者轻薄的霜)覆盖在广阔的田野之中,显得分外清新。

接着“兰气添新酌”一句,通过对兰花清香和新酒的描写,传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兰花不仅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也代表着高洁和幽雅,这里与“新酌”(新酿造的美酒)相结合,不仅是在物质上享受新鲜出炉的佳酿,更在精神上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而“花香染别衣”,则是通过花香附着在衣服上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色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

诗歌中间部分“九秋良会少”表达了时间流逝和难得相聚的珍贵。九秋指的是深秋,也暗示时光易逝。而“千里故人稀”则是说在遥远的地方,能够见到老朋友的人实在太少了,这里的“故人”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

最后两句“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作者提到了具体的地名——龙山,并通过“当忆”表达了一种迫切的回忆之情。雁书,古代指鸿雁传递消息,尤其是在边塞或远离故乡时,用以比喻书信。在这里,作者似乎在提醒自己,也许是提醒读者,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应当想起那些通过书信保持联系的亲人和朋友,把思念之情通过文字传达出去。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郊野的美景,还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难得相聚时光的珍惜。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
朝代:唐   字:子安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生辰:649或650~676或675年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猜你喜欢

八月间书案假寐戏作

四海春风曲肱里,出入鼻端云一缕。

不知案上清露珠,漏泄傅岩梦中雨。

(0)

程倅春行

绿杨芳草正留连,急雨催诗湿锦鞯。

野老不知行乐意,背人无语自耕田。

(0)

读书感愤四首·其二

孔道贵平治,藜羹厄于陈。

回也得其术,回也亦最贫。

微言坠编简,又以诒我人。

徒能相困悴,未能泽斯民。

(0)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其六

气节固难量,出处已可视。

一挽即致之,定非栋梁器。

文王不亲屈,渔竿老于渭。

(0)

湘夫人祠

舟维古渡小从容,二女含嚬媚晚风。

野庙半间蒙薜荔,湘江两岸泣芙蓉。

玉台有镜蝌铭古,锦瑟无弦雁柱空。

行近祠南默惆怅,倚筇江上数青峰。

(0)

曾平山招饮

老貌不随俗,固穷而隐居。

一坞百竿竹,八窗千卷书。

酌以旋篘酒,荐之新网鱼。

兴尽出门去,晚凉山雨馀。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