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书感愤四首·其二》
《读书感愤四首·其二》全文
宋 / 汪炎昶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孔道贵平治,藜羹厄于陈。

回也得其术,回也亦最贫。

微言坠编简,又以诒我人。

徒能相困悴,未能泽斯民。

(0)
翻译
道路的价值在于平坦,粗陋的藜羹却在贫困中挣扎。
颜回掌握了这种智慧,但他也是最贫穷的人。
深奥的道理隐藏在古籍中,又被传给了我这样的后人。
他们只能互相困扰,却无法给人民带来福祉。
注释
孔道:大道。
贵:重视。
平治:平坦畅通。
藜羹:粗陋的饭菜。
厄:困苦。
陈:贫困。
回也:指颜回。
术:智慧或方法。
最贫:极度贫穷。
微言:深奥的道理。
坠:隐藏。
编简:古籍。
诒:传给。
徒:仅仅。
相困悴:互相困扰。
泽斯民:惠及民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炎昶的作品,名为《读书感愤四首·其二》。诗中的语言简洁而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圣贤教化不被当权者重视、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忧虑和不满。

“孔道贵平治”一句,指的是孔子的教诲主张平等与治理之道,但这份珍贵却未能得到施行。接着,“藜羹厄于陈”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正确的教化被冷落、埋没的情景。

“回也得其术,回也亦最贫”两句,从侧面反映出即便是懂得古圣先贤之道的人,也往往生活在贫困之中。这里的“回”字暗示了这种知识与贫穷并存的矛盾。

“微言坠编简,又以诒我人”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微小而深刻言论被收录和传承下去的赞赏,同时也希望这些智慧能够教化后世。

最后,“徒能相困悴,未能泽斯民”则是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状况的一种批判。知识分子们虽然彼此间在精神上互相慰藉,但终究无法有效地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实现真正的惠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感慨,以及对于知识分子责任和作用的思考。

作者介绍

汪炎昶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清平乐·东风庭户

东风庭户。
红满桃花树。
准拟踏青南陌路。
双凤绣鞋新做。
秋千月挂黄昏。
画堂深掩朱门。
立尽花阴归去,此时别是销魂。

(0)

减字木兰花·门外青骢月下嘶

门外青骢月下嘶。
映阶笼烛画帘垂。
一曲阳关声欲尽,不多时。
凤饼未残云脚乳,水沈催注玉花瓷。
忍看捧瓯春笋露,翠鬟低。

(0)

清平乐·青春欲暮

青春欲暮。
柳下将飞絮。
月到阶前梅子树。
啼得杜鹃飞去。
人归不掩朱门。
一成过了黄昏。
只有琐窗红蜡,照人犹自销魂。

(0)

虞美人·西园摘处香和露

西园摘处香和露。
洗尽南轩暑。
莫嫌坐上适来蝇。
只恐怕寒、难近玉壶冰。
井花浮翠金盆小。
午梦初回后。
诗翁自是不归来。
不是青门、无地可移栽。

(0)

减字木兰花·快风消暑

快风消暑。
门近雨边梅子树。
昼梦腾腾。
急雨声中唤不醒。
轻衫短箑。
林下日长聊散发。
无计医贫。
长作云山高卧人。

(0)

清平乐·烟鬟敛翠

烟鬟敛翠。
柳下门初闭。
门外一川风细细。
沙上暝禽飞起。
今宵水畔楼边。
风光宛似当年。
月到旧时明处,共谁同倚阑干。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