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郊春润布甘霖,短袷迎风冷透襟。
喜有高门新榻下,愧无南国旧棠阴。
何因琼玖情偏厚,渐引杯盘乐更深。
踧踖趋庭知有子,岂无叔夏素传心。
麦郊春润布甘霖,短袷迎风冷透襟。
喜有高门新榻下,愧无南国旧棠阴。
何因琼玖情偏厚,渐引杯盘乐更深。
踧踖趋庭知有子,岂无叔夏素传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庞嵩在春雨中行至溧水,遇雨借宿于一户人家的情景。首联“麦郊春润布甘霖,短袷迎风冷透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滋润麦田的景象,同时诗人穿着短袷衣裳,感受到春风吹来时的微微寒意。颔联“喜有高门新榻下,愧无南国旧棠阴”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热情接待的喜悦与自谦,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经历的怀念。
颈联“何因琼玖情偏厚,渐引杯盘乐更深”则进一步深化了人情的温暖,诗人感叹于主人对自己深厚的情谊,使得酒宴的欢乐氛围更加浓厚。尾联“踧踖趋庭知有子,岂无叔夏素传心”则通过描述主人对子女的教育和传承,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家庭美德的赞赏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情交往的温馨画面,还蕴含了对传统美德的颂扬,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春院阴阴翠霭低,春庭寂寂晓光迷。
花间蜂去抱黄粉,苔上燕来衔绿泥。
两行高梧初荫合,一番新草恰生齐。
微禽已识幽人意,飞下栏干向里啼。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