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邻》
《南邻》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0)
注释
锦里:锦里:指锦江附近的地方。
角巾:四方有角的头巾。
芋栗:橡栗。
因其形似芋艿,故名。
一说指芋艿和橡栗。
宾客:一作“门户”。
阶除:指台阶和门前庭院。
深:一作“添”。
航:小船。
一作“艇”。
村:一作“山”。
暮:一作“路”。
对:一作“送”。
柴门:一作“篱南”。
翻译
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
他家常有宾客来,孩子们都习惯了,总是乐呵呵的,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它们已被驯服了。
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两三个人。
天色已晚,江边的白沙滩,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在夜色中,锦里先生把我们送出柴门,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开篇“锦里先生乌角巾”即设定了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主人公形象,乌角巾可能象征着他不以物质富裕为荣。紧接着,“园收芋粟不全贫”则透露出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他种植的芋和粟并不能保证他的经济完全无忧,但这也许正是诗人对一种简单、自足生活态度的向往。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一句,不仅展示了主人公家庭的温馨与欢乐,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这里的“鸟雀驯”形象,传达了一种平静而友好的生态关系。

接下来的“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则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水深不算很深,但足以支撑小船漂浮,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而“野航恰受两三人”则增加了一种亲密和私密的氛围。

最后,“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一句,以静谧的夜景结束了这首诗。这里的“白沙翠竹”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环境,而“相对柴门月色新”的画面,则是对夜晚家庭生活的一种温馨写照,传达出一种简单而又充实的田园生活理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和谐与宁静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寿黄学士

好花开到红榴,帝城明日端阳届。

先生寿旦,官厨细酒,士林嘉会。

内阁当年,七人同事,四人今在。

一人千里外,还留鼎足,欢相对、须拚醉。

不改平生刚介。更华发、朱颜无改。

声名事业,安荣忧患,从前无愧。

绀雪晨餐,黄庭昼咏,出尘潇洒。

碧云冠,往来天台雁荡,作人间瑞。

(0)

送敬侄·其一

吾家贤宰宰长垣,客墓荒凉有子孙。

六十馀年未归得,至今源本重深恩。

(0)

题欧阳潘梅·其二

万里秋风蜀道难,绿袍西去作儒官。

行装祗有梅花卷,须共冰霜阅岁寒。

(0)

题竹赠陈侍讲复职南京·其二

嗟君独去路漫漫,聊赠淇园玉一竿。

莫厌两京频间阔,清风将比故人看。

(0)

题王氏水竹居·其六

少日林泉共隐沦,披衣扫石荫晴云。

前年重过嬉游地,亲见诗人咏五君。

(0)

石宪使慈寿堂·其二

珠翟云冠两鬓霜,南州使者侍高堂。

堂中但祝百千寿,日进流霞紫玉觞。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