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邢逸民》
《挽邢逸民》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流落衣冠没,他乡几度春。

青山行卖卜,白首坐忘贫。

昔爱林中酒,今为草下尘。

平生数行泪,为尔独沾巾。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挽邢逸民》表达了对故友邢逸民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首句“流落衣冠没”描绘了邢逸民生前的落魄与不幸,暗示其曾经的显赫身份如今已消失无踪。次句“他乡几度春”则点出邢逸民在异乡度过多个春天,暗示了他的一生漂泊不定。

第三句“青山行卖卜”,通过写邢逸民在山中以占卜为生,展现了他晚年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的坚韧与自给自足。第四句“白首坐忘贫”进一步刻画了他的贫困生活,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他也忘却了贫穷带来的困扰。

第五句“昔爱林中酒”回忆邢逸民过去对隐居生活的喜爱,饮酒作乐,与自然为伴。然而,现实却是“今为草下尘”,他的身体化为尘土,回归自然,令人感叹生命的无常。

最后一句“平生数行泪,为尔独沾巾”直抒胸臆,诗人因邢逸民的离世而痛哭流涕,表达了对亡友深切的哀思和难以割舍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勾勒出邢逸民一生的起伏和诗人对其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和林大任三首·其一

融融春色满花源,杨柳阴中系画船。

笑逐鳌头花下去,旌旗夹道鼓渊渊。

(0)

悠然阁

吏抱簿书去,聊兹驻屏星。

亦复唤名酒,脱巾姑细倾。

慎勿闭我门,要著屐齿痕。

悠然见南山,畴昔初不言。

(0)

无著有还玉涧之意作诗留之

淮山谁言钝滞人,沙雁求群正如许。

先生掉头嗟奚为,要著行缠抱琴去。

径须摺折楖栗杖,我曹穷措有妙处。

时时覆钵过桥来,白头看打僧伽鼓。

(0)

劝耕神堂快活林

凝笳作悲壮,细马载婵娟。

可是杏花晚,只教杨柳眠。

酒盏汉旌底,清歌春雁边。

不须催部曲,聊欲酌寒泉。

(0)

乌栖曲

风敲玉钩虾须垂,寒乌栖月万年枝。

香薰翠被春宵冷,玉臂曲作珊瑚枕。

(0)

归途绩溪界喜见十里岩

策杖前溪去,吾乡此路分。

雨磨山出色,风约水成文。

归信凭秋雁,思亲望白云。

碧岩今日见,快饮带微醺。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