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扫金错,每惜柯丹丘。
鹘兔互起落,复爱文湖州。
吴兴老人已仙去,纷纷作者谁能悟。
石室流芳何处寻,壶丘羽客心偏苦。
虚白子,通仙灵,三湘雨色閒青青。
皆山樵人酒半醒,晚风吹梦秋冥冥。
明朝飞上君山去,一曲璚箫龙为听。
水墨扫金错,每惜柯丹丘。
鹘兔互起落,复爱文湖州。
吴兴老人已仙去,纷纷作者谁能悟。
石室流芳何处寻,壶丘羽客心偏苦。
虚白子,通仙灵,三湘雨色閒青青。
皆山樵人酒半醒,晚风吹梦秋冥冥。
明朝飞上君山去,一曲璚箫龙为听。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书林景时墨竹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墨竹图的意境。"水墨扫金错",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墨竹的神韵,仿佛金色的斑驳在水墨之间跳跃,展现出墨色的深浅变化和艺术效果。"柯丹丘"和"文湖州"可能是对两位擅长画竹的艺术家的敬称,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欣赏与怀念。
"吴兴老人已仙去",暗示了时光流转,墨竹画家的前辈已经离世,而"纷纷作者谁能悟"则表达了对于后继者能否真正领悟并传承这种艺术精髓的疑问。"石室流芳何处寻",暗指墨竹的精神和技艺如同隐逸之士的遗风,难以寻觅。
"壶丘羽客心偏苦"中的"壶丘"可能是指隐居之地,"羽客"则指修道之人,这里表达了墨竹画家内心对超脱世俗的追求,但又带着一丝苦涩。接下来的诗句"虚白子,通仙灵"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然的氛围,"三湘雨色闲青青"则通过自然景色烘托出墨竹在潇湘之地的静谧与悠长。
最后两句"皆山樵人酒半醒,晚风吹梦秋冥冥",描绘了山野樵夫在微醺中欣赏墨竹,梦境中融入了秋天的宁静与深远。诗人以想象中的明朝飞上君山的画面收尾,寄寓了对墨竹艺术永恒流传的美好愿望,以及期待龙族也为之倾听的高雅情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墨竹的艺术魅力,也寓含了诗人对艺术传承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笋舆过浮梁,步上牛轭岭。
壁立缘线升,有足不敢逞。
猿挂凭藤萝,蜗旋疑陷阱。
磴危身欲堕,径仄路弗整。
回顾势更难,趾压后来顶。
半途无退悔,逾崖气悉屏。
峰尖得招提,山僧进以茗。
藉此稍憩息,龂腭蔽光景。
蜿蜒作数曲,五丁擘奇境。
行行复下山,赴壑蛇犹猛。
小人蹈险巇,君子习安静。
永怀垂堂言,一诗聊自警。
前得报我书,依然文字美。
虽窃心喜之,两端如首鼠。
再生恐再亡,天意不可恃。
历过冬与春,斯为真幸尔。
讵知阅三旬,再病不再起。
虽曰关命数,归迟失所止。
我哭不成声,猿肠寸断矣。
从兹吾道孤,那更爱其死。
但愧不能文,不敢作君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