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太傅挽章·其二》
《桂太傅挽章·其二》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金台初献策,彤管受咨询。

宝剑虚知已,青刍愧古人。

十年操别鹤,千载著伤麟。

日暮寒江上,孤云对白蘋。

(0)
鉴赏

这首挽诗以哀悼桂太傅的去世为主题,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联“金台初献策,彤管受咨询”,描绘了桂太傅生前在朝廷中献策献言,受到君主的重视与咨询的情景。金台象征朝廷的高官显位,彤管则代表文臣的职责与才华,暗示桂太傅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贡献,也深得君王的信任。

颔联“宝剑虚知已,青刍愧古人”,运用了宝剑与青刍的对比,宝剑象征着忠诚与英勇,而青刍则比喻为低微的供养。这里表达了对桂太傅忠诚与功绩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给予他应有的待遇和尊重的遗憾与愧疚。

颈联“十年操别鹤,千载著伤麟”,“别鹤”和“伤麟”都是古代文学中的常见意象,分别用来形容孤独和悲伤。此联通过时间的跨度,强调了桂太傅离世之痛持续之久,以及他的离去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如同千载流传的伤感故事。

尾联“日暮寒江上,孤云对白蘋”,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日落时分,寒江边,孤云与白蘋相对。这不仅是对桂太傅去世场景的写照,也是对其人生孤独与寂寞的象征,表达了对逝者孤独离世的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比、象征和情景描写,深情地表达了对桂太傅的缅怀与敬仰,以及对其生前贡献与离世之痛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古诗十九首·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0)

戏赠村妇

二升酸醋瓦瓶盛,请得姑嫜十日程。

赤黑画眉临水笑,草鞋苞脚逐风行。

黄丝发乱梳橑紧,青泞裙高种掠轻。

想得到家相见后,父娘由唤小时名。

(0)

西湖二首·其二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

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

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须辛苦求天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0)

及第后酬故园亲故

才非天授学非师,以此成名曩岂期。

杨叶射频因偶中,桂枝材美敢当之。

称文作艺方惭德,相贺投篇料愧词。

犹著褐衣何足羡,如君即是载鸣时。

(0)

田家行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0)

示智常偈

不见一法存无见,不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