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非天授学非师,以此成名曩岂期。
杨叶射频因偶中,桂枝材美敢当之。
称文作艺方惭德,相贺投篇料愧词。
犹著褐衣何足羡,如君即是载鸣时。
才非天授学非师,以此成名曩岂期。
杨叶射频因偶中,桂枝材美敢当之。
称文作艺方惭德,相贺投篇料愧词。
犹著褐衣何足羡,如君即是载鸣时。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归乡后的愉悦心情和自谦的才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自己文学成就的谦逊态度。首句“才非天授学非师”表明自己的才能并非天赋,也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一自谦之语,既显示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一种超脱态度,又体现了一种谦虚谨慎的人格魅力。
接下来的“以此成名曩岂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早已成名的淡然态度,那份超然于世俗功名之外的豁达,令人赞叹。紧接着,“杨叶射频因偶中,桂枝材美敢当之”则是比喻诗人的才华如同杨树上的叶片和桂枝一般自然而有特色,不需刻意追求,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展现出来。
中间两句“称文作艺方惭德,相贺投篇料愧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文学作品持有一种自我批评的态度,即便是朋友之间互相赞美,他也觉得自己的文学成就还有不足之处。
末尾两句“犹著褐衣何足羡, 如君即是载鸣时”则是一种对自己平凡外表的描绘,同时也表明了诗人认为真正值得骄傲的是内在的才华和品格,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荣誉或物质。最后,“如君即是载鸣时”这句话,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是能够让人们传颂的时代之才,这里的“鸣”字有着广为人知的意味。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了他对待名利的一种超然态度,以及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