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绝尘鞅,隐几面青山。
兀坐非南郭,冥心万象间。
衡门绝尘鞅,隐几面青山。
兀坐非南郭,冥心万象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衡门绝尘鞅",衡门指的是简陋的门,绝尘鞅暗示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生活简单而清静。"隐几面青山",隐几即倚着几案,面对的是青翠的山峦,诗人身处自然之中,心境悠然。"兀坐非南郭",兀坐强调了诗人独自一人静坐的状态,他并非在城市的边缘(南郭),而是选择了与世隔绝的山野。"冥心万象间",冥心表示诗人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中,万象则代表了大自然的一切景象,他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整体来看,黎民表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追求,通过描绘衡门、青山和冥心的意象,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维海汤汤,三山居其中。鼎足以立,贝阙而珠宫。
仙人翱且游,其乐不可穷。
谁其从之,二八白鹤往来西复东。
山之高矣,有石斯嵷。鹤之洁矣,有羽斯丰。
引吭乎皎月,而振翼乎清风。
醴泉芝草供饮啄,倏不知春夏与秋冬。
鹤之鸣矣,彻于九重。鹤之止矣,间世一逢。
衔来丹枣之实大,与安期同得而食之,寿偕天地无时终。
方先生,性正直。靖国难,躬戮力。族不辞,死何惜?
剖吾心,割吾舌。身可烹,心难折。炳今古,耀史册。
展画竹,泪痕湿。两三竿,五六尺。
挺贞姿,效贞节,疏乔枝,翻密叶,岁寒松,同春柏,起英风,凌霜雪。
顾此君,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