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通过对农事和家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田园诗特有的闲适与自足。首先,“男声欣欣女颜悦”两句勾勒出了一幅家风淳朴、夫妇和谐的温馨画面,展现了家庭生活的美好。
接着,“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这两句诗笔触到了农事,五月正是麦收时节,尽管天气炎热,但麦田里的风却异常清新。檐头,即屋檐下面的部分,索索作声,是因为麦子成熟后用绳子捆起来挂在那里晾干的缘故。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农家收获时的忙碌景象。
“野蚕作茧人不取”一句则写出了农民对待自然资源的态度,野蚕即桑蚕,能结茧,但诗中的农人并没有去采集它们,这反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叶间扑扑秋蛾生”这句诗写出了初秋时节,蛾虫在树叶间活动的声音,增添了季节的氛围,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两句表达了农民通过辛勤劳作收获了粮食,并且能够按时缴纳税赋,这是对国家法制的一种肯定,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农业生活的认同。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农民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满足,不希望过多的物质欲望,也无需将家中的黄牛(可能是唯一的资产)卖掉以换取城市的奢侈品。
最后,“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这两句诗表达了归家后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农民对于日常所需的衣食没有过高的追求,只要能有所依靠,生活便能感到快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事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