蟪蛄呜桑条,焉知春与秋。
浮萍泛大海,莫定东西流。
人生非不朽,脩短焉可谋。
奄忽谢朝露,白骨归山邱。
生时长气盛,泯没委道周。
万物信所化,蚓蚁嘬王侯。
勖哉保令德,千载长悠悠。
蟪蛄呜桑条,焉知春与秋。
浮萍泛大海,莫定东西流。
人生非不朽,脩短焉可谋。
奄忽谢朝露,白骨归山邱。
生时长气盛,泯没委道周。
万物信所化,蚓蚁嘬王侯。
勖哉保令德,千载长悠悠。
这首诗以自然界的短暂与永恒对比,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开篇“蟪蛄鸣桑条,焉知春与秋”以蟪蛄(一种短命的昆虫)不知季节更替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引出对生命长度的思考。接着“浮萍泛大海,莫定东西流”以随波逐流的浮萍象征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
“人生非不朽,脩短焉可谋”表达了对生命有限性的认识,指出人的寿命长短难以预测。接下来“奄忽谢朝露,白骨归山丘”描绘了生命的最终归宿,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终将逝去的现实。诗人通过“生时长气盛,泯没委道周”强调了生前的活力与死后归于自然的过程,体现了对生命过程的重视。
最后,“万物信所化,蚓蚁嘬王侯”以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不论地位高低都终将化为尘土,表达了对生命平等和宇宙万物循环流转的深刻理解。诗人以此告诫人们应珍惜当下,保持高尚的品德,因为“勖哉保令德,千载长悠悠”,鼓励后人坚守美德,让美德在时间的长河中流传不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和对道德价值的执着追求,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反思。
端居适清暇,爱此林中屋。
晼晚田圃间,优游会心目。
春风始萌达,秋草萋已绿。
玄蝉号树枝,岁事已闻促。
始自感物候,终然媚幽独。
物淡境自忘,心閒意方足。
浮荣岂不顾,安命良无欲。
缅怀柴桑人,临风伫芳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