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松高百尺,磊落多大节。
连根抱危石,古色黑如铁。
隆冬方冱寒,山中积霜雪。
萝茑悉枯死,苍崖犹冻裂。
此时唯老干,峭直不摧折。
国匠求美材,瞻望叹奇绝。
险阻不可致,既作复中辍。我愿驱六丁,操斧隳嵑?。
得此栋梁材,持以献天阙。
涧松高百尺,磊落多大节。
连根抱危石,古色黑如铁。
隆冬方冱寒,山中积霜雪。
萝茑悉枯死,苍崖犹冻裂。
此时唯老干,峭直不摧折。
国匠求美材,瞻望叹奇绝。
险阻不可致,既作复中辍。我愿驱六丁,操斧隳嵑?。
得此栋梁材,持以献天阙。
这首诗描绘了涧松的坚韧与不屈,展现了其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涧松的高大、挺拔、古老以及在严冬中依然保持峭直的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连根抱危石”、“古色黑如铁”等句子,不仅描绘了涧松的生长环境和外貌特征,更赋予了它一种坚毅不屈的精神象征。
“隆冬方冱寒,山中积霜雪。萝茑悉枯死,苍崖犹冻裂。”这几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涧松在严酷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与周围的植物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涧松的坚韧与生命力。
“此时唯老干,峭直不摧折。”这句话直接赞美了涧松在逆境中保持的坚强品质,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依然挺立不倒。
最后,“国匠求美材,瞻望叹奇绝。险阻不可致,既作复中辍。我愿驱六丁,操斧隳嵑?。得此栋梁材,持以献天阙。”表达了对涧松的赞美之情,并希望能够将其作为珍贵的木材,用于建造宫殿或庙宇,供世人瞻仰。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坚韧精神的崇尚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涧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观,更蕴含了对坚韧不拔、勇于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的赞美,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