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湖二首·其二》
《西湖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

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

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须辛苦求天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0)
注释
湖面:水面。
平:平静。
随:跟随。
苇岸:芦苇丛生的岸边。
长:延伸。
碧天:青天。
垂影:倒影。
入:进入。
清光:清澈的光芒。
一川:满川。
风露:清风和露水。
荷花:荷花。
晓:清晨。
蓬瀛:蓬莱仙境。
燕坐:悠闲地坐着。
凉:清凉。
沧海:大海。
桴:木筏。
浮:漂浮。
旷荡:空旷辽阔。
明河:明亮的银河。
槎:古代指木筏或竹排。
更:更加。
微茫:模糊不清。
何须:何必。
辛苦:费力。
求:寻找。
天外:天际之外。
自有:本来就存在。
仙乡:仙境。
水乡:水边的乡村。
翻译
湖面平静如苇岸般绵延,天空倒映在清澈的水中。
清晨的风露滋润着荷花,即使是六月的炎热,坐在湖边也能感到清凉。
如同大海中的孤舟,我在广阔中漂浮,仰望天河,景象更加渺远。
何必费力去寻找天外的仙境,其实仙乡就在这水乡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清晨的宁静与美丽。首句“湖面平随苇岸长”写出了湖水与芦苇岸线相接的开阔景象,水面平静如镜。次句“碧天垂影入清光”则描绘了天空倒映在湖中的画面,显得清澈明亮。第三句“一川风露荷花晓”进一步描绘了荷花在晨露中悄然绽放,满眼清新。

“六月蓬瀛燕坐凉”暗示了即使在炎热的夏季,西湖的凉意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如同仙境般的清凉。接下来,“沧海桴浮成旷荡”以大海的广阔比喻西湖的壮丽,而“明河槎上更微茫”则借银河之景,增添了神秘与遥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何须辛苦求天外,自有仙乡在水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认为这样的自然胜境就隐藏在人间,无需远行就能感受到仿佛仙界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上巳日万岁池上呈程咏之提刑

浓春酒煖绛烟霏,涨水天平雪浪迟。

绿岸翻鸥如北渚,红尘跃马似西池。

麦苗剪剪尝新面,梅子双双带折枝。

试比长安水边景,只无饥客为题诗。

(0)

宿东寺二首·其二

一声黄鹄夜深归,栖雀惊鸣触殿扉。

北斗半垂楼阁外,风幡浑欲上云飞。

(0)

赵故城

金石笙篁绝代无,鼪鼯藜藿正乘除。

园翁但爱城泥暖,侵早锄霜种晚蔬。

(0)

金氏庵

醉墨题窗侧暮鸦,蔓藤缘壁走青蛇。

春深有燕捎飞蝶,日暮无人扫落花。

(0)

馀杭初出陆

村媪群观笑老翁,宦途何处苦龙钟。

霜毛瘦骨犹千骑,少见行人似个侬。

(0)

次韵袁起岩常熟道中三绝句·其三

使君横槊赋诗回,断取天风海雨来。

綵笔从今閒不得,雪花梅蕊一时开。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