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艚拍江江色幽,秃龙受御腥云浮。
乌蛮将军剑光赤,照上海日鸣山鸠。
筒艚拍江江色幽,秃龙受御腥云浮。
乌蛮将军剑光赤,照上海日鸣山鸠。
这首诗描绘了过驮海渡时的壮丽景象与浓厚氛围。首句“筒艚拍江江色幽”以筒艚(一种古代的船只)拍击江面,激起幽深的江水波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接着,“秃龙受御腥云浮”一句,通过想象中的龙受到驾驭,在腥气弥漫的云层中飘浮,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而壮观的场景。
“乌蛮将军剑光赤,照上海日鸣山鸠”则将视角转向人物与武器,乌蛮将军手持赤红的宝剑,剑光直射海日,山中的鸠鸟被这光芒所惊动,发出鸣叫。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将军的英勇与力量,也借自然界的反应,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震撼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壮阔又神秘的海上渡行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相如全赵璧,子敬存家毡。
臣子奉君父,由来义当然。
我为排难行,期播今后贤。
至正十六年,楚氛蔽吴天。
南台塔御史,尽室方颠连。
风波萍浮寄,墟落匏孤悬。
内无蚍蜉援,外绝鸿雁传。
缩地漫劳想,拔宅欲假仙。
形势转仓皇,一日犹三年。
君闻急友义,侧身入烽烟。
得子猛虎穴,摘珠骊龙渊。
菱花奁影合,桂树月魄圆。
青青骢马驹,环珥映后先。
相看喜至骨,欲语翻泪涟。
报之锦绣段,长谢赋归田。
遂令鸡鸣客,远愧齐鲁连。
我时载茶具,荡漾五湖船。
萧萧春阴暮,载歌《伐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