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转节候,杂芳丽原隰。
山中寒食近,啼鴂亦已急。
新冢有人祭,古墓无人泣。
伤心名利骨,瑟瑟土花湿。
石马悲无声,空对东风立。
青阳转节候,杂芳丽原隰。
山中寒食近,啼鴂亦已急。
新冢有人祭,古墓无人泣。
伤心名利骨,瑟瑟土花湿。
石马悲无声,空对东风立。
这首元代诗人马臻的《山中寒食》描绘了寒食节期间山林间的凄凉景象与深沉情感。
首句“青阳转节候,杂芳丽原隰。”以春日更替为背景,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景象,原隰(原野)上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转向了哀伤的氛围:“山中寒食近,啼鴂亦已急。”随着寒食节的临近,山林间传来了杜鹃鸟急促的啼鸣,这声音在宁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刺耳,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哀悼气氛。
“新冢有人祭,古墓无人泣。”这两句对比强烈,新坟前有人祭扫,寄托着生者对逝者的怀念;而古老的墓冢前却无人哭泣,或许是因为时间久远,亲人已离世多年,或是因为后人已无此习俗。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生死的无常,也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伤心名利骨,瑟瑟土花湿。”名利之心往往让人迷失自我,追求功名利禄的同时,也可能忽视了生命中最真挚的情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以及对生命本质的追问。瑟瑟的土花(可能是指墓地周围的植物)被雨水打湿,既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也暗示着死亡的不可避免。
最后,“石马悲无声,空对东风立。”石马是古代墓葬中常见的石雕,通常代表守护者或家族的尊严。在这首诗中,石马似乎也感受到了悲伤,它默默地站在那里,面对着吹拂的东风,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寒食节期间山林中的哀愁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我法本无相,孰为君写貌。
念珠双手拈,布衲一身罩。
秋水湛精神,独立若凝眺。
远望信俨然,近观宛迫肖。
四大原假合,何取容光照。
岂果色是空,不妨惟心造。
是盖有真机,谁识个中妙。
问君君不言,相视但一笑。
纷纷卜肆深五行,子以逢掖能知星。
儿时上学眼如烛,夜夜仰面看天庭。
埃风?雨彤云里,日晏肠鸣市无米。
百钱下帷学君平,窗户中有吾伊声。
亦知东坡磨砚厄,梅荒孤吟鬓霜白。
安知神奇亦有臭腐时,不见春秋书陨石。
百原山头鹤不归,远孙流落沧江湄。
深衣大带冠嵬巍,劲气崷崒崆峒低。
平生不俯俗子首,食箪悬墙歌吾伊。
莳香环屋供吟弄,冷石幽云选春梦。
吞腥逐臭暍黄尘,笑杀世人无鼻孔。
濂溪爱莲陶爱菊,和靖梅花子猷竹。
楚骚兰桂有不同,昔所难并今所足。
问君是中有何好,君言妙处难为道。
四时风味一家春,八窗玲珑三径晓。
金精故山深冥冥,芝田朮圃无人耕。
几时脱我马口衔,与君煎茶祇愁□。
老天忌君取数多,皑霜涂屋冰塞河。
竹门肩舆不得施,闭户且赋疏影横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