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雪堕枯枝龙解甲,藤缠怪石虎生须。
满楼山色自浓淡,隔竹泉声半有无。
纸帐蒲团清思足,更添梅种两三株。
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雪堕枯枝龙解甲,藤缠怪石虎生须。
满楼山色自浓淡,隔竹泉声半有无。
纸帐蒲团清思足,更添梅种两三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两句开篇即勾勒出一幅山水画般的境界,其中“峰回涧曲”形容山势蜿蜒曲折,“路萦纡”则透露出小径幽深,行走其中仿佛进入了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画中。
接下来的“雪堕枯枝龙解甲,藤缠怪石虎生须。”两句,更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物之奇异。这里的“雪堕”可能是指积雪后的树枝,“龙解甲”则形容其曲折如同龙蛇蜿蜒的姿态;“藤缠怪石虎生须”则展现出藤蔓攀绕在古怪的岩石上,甚至让人联想到了老虎长须的威猛。
“满楼山色自浓淡,隔竹泉声半有无。”诗中的这两句,通过对山色与泉声的描写,表现了自然景物与建筑之间的和谐共生。山色的浓淡变化在楼中自然展现,而隔着竹林传来的泉水声音则若隐若现,营造出一股清新脱俗的意境。
最后,“纸帐蒲团清思足,更添梅种两三株。”则透露出诗人对佛学修行生活的向往。纸帐和蒲团都是佛家禅坐时使用的物品,表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得以心灵的净化与满足;而“更添梅种两三株”则表现了诗人对梅花这种象征高洁独立精神的喜爱,以及希望通过栽培更多梅树来强化自己内心的坚韧不拔。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远的意境,构建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生活理想。
圣明思善述,耆旧倚交修。
虎豹开闾阖,山龙照冕旒。
日临丹扆动,云拂翠华流。
献纳稽前古,都俞协大猷。
几筵花气合,图史竹光浮。
当宁经纶远,尊贤礼数优。
内厨深出馔,西苑近回舟。
禁脔由来贵,溪毛庶可羞。
遥勤三顾问,各奉万年酬。
牢落南州客,相望奈九秋。
相望红轮,仍圆皓魄,海云练练才吐。
七实重修,依样昨宵琼宇。
爱清光、千里君同,称二八、紧联三五。延伫。
料广寒再舞,一回霓羽。漫信羲和填注。
取蓂叶平分,晦期倒数。秋也才中,佳节何妨让与。
问夜来、踏月娇娃,剩多少、画桥香雾。蟾免。
愿从今休缩,一丝儿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