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李君孟臣玉照》
《题李君孟臣玉照》全文
清 / 郑国藩   形式: 古风

我法本无相,孰为君写貌。

念珠双手拈,布衲一身罩。

秋水湛精神,独立若凝眺。

远望信俨然,近观宛迫肖。

四大原假合,何取容光照。

岂果色是空,不妨惟心造。

是盖有真机,谁识个中妙。

问君君不言,相视但一笑。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君孟臣玉照的描绘与赞叹,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诗中以“我法本无相”开篇,暗示了艺术创作的本质在于超越形式,追求内在的精神境界。接下来,“孰为君写貌”一句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引出对李君肖像画作的探讨。

“念珠双手拈,布衲一身罩”描绘了画家在创作时的专注与虔诚,通过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秋水湛精神,独立若凝眺”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将观者带入一种宁静深邃的意境之中。诗人通过“远望信俨然,近观宛迫肖”的描述,强调了作品在不同视角下都能展现出真实而生动的形象,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四大原假合,何取容光照”这一句则触及了艺术与存在的本质问题,指出艺术作品并非实体的存在,而是由心灵创造出来的映射。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艺术超越物质表象、直击人心力量的赞美。

“岂果色是空,不妨惟心造”则进一步阐述了艺术创作与心灵的关系,认为艺术并非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创作者内心世界的投射。最后,“是盖有真机,谁识个中妙”点明了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和独特魅力,只有真正理解其内涵的人才能领略其中的精妙之处。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深入探讨了艺术创作的哲学思考,以及作品与观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郑国藩
朝代:清   字:晓屏   号:似园老人   籍贯:潮州

郑国藩(一八五七—一九三七),字晓屏,号似园老人。潮州人。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郑国藩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猜你喜欢

石犀

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

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0)

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㸦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0)

吉安府

山势西来断,江流北去平。

万家深树里,闻是吉州城。

(0)

堤上行三首·其一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0)

西湖留别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0)

题壁二首·其一

横笛何人夜倚楼,小庭月色近中秋。

凉风吹堕双梧影,满地碧云如水流。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