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净成上老父供阻雪十日二首·其一》
《净成上老父供阻雪十日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隔溪有路通幽处,望见松门别一天。

因展先容归故隐,独登煖榻恋深禅。

寒林扫叶煨牛火,乱砌寻源引竹泉。

雪久地炉生事拙,焚香重理杂华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雪中静修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

首句“隔溪有路通幽处”,描绘了通往深山幽谷的小径,溪水潺潺,暗示着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接着“望见松门别一天”一句,通过松门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这是一片与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仿佛另一个天地。

“因展先容归故隐,独登煖榻恋深禅。”诗人以自身为例,表达了回归自然、遁入禅境的心愿。这里的“煖榻”不仅指物理上的温暖,也象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恋深禅”则体现了对禅学的深厚情感和追求。

“寒林扫叶煨牛火,乱砌寻源引竹泉。”这两句描绘了冬日里寒林中的景象,落叶被清扫,牛火温暖,竹泉潺潺,营造出一种简朴而和谐的自然生活画面。通过“寒林”、“扫叶”、“煨牛火”等意象,展现了高僧在严冬中依然保持生活的秩序与热忱。

“雪久地炉生事拙,焚香重理杂华篇。”最后两句描述了长时间的积雪使得地炉生火变得困难,但高僧却在这样的环境下,继续焚香、整理杂文,体现了他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从容。这里的“杂华篇”可能指的是各种文学作品或修行笔记,体现了高僧在困境中仍不忘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高僧在自然与禅学中寻求心灵平静与升华的过程,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新燕

燕燕知何事,年年应候来。

却缘华屋在,长得好时催。

花外衔泥去,空中接食回。

不同黄雀意,迷逐网罗媒。

(0)

期友人

早晚逐兹来,闲门日为开。

乱蛩鸣白草,残菊藉苍苔。

困卧谁惊起,闲行自欲回。

何时此携手,吾子本多才。

(0)

寄上荆渚因梦庐岳乃图壁赋诗

梦绕嵯峨里,神疏骨亦寒。

觉来谁共说,壁上自图看。

古翠松藏寺,春红杏湿坛。

归心几时遂,日向渐衰残。

(0)

夜次湘阴

风涛出洞庭,帆影入澄清。

何处惊鸿起,孤舟趁月行。

时难多战地,野阔绝春耕。

骨肉知存否,林园近郡城。

(0)

西墅新居

渐渐见苔青,疏疏遍地生。

闲穿藤屐起,乱踏石阶行。

野鸟啼幽树,名僧笑此情。

残阳竹阴里,老圃打门声。

(0)

寄黔南李校书

从戎巫峡外,吟兴更应多。

郡响蛮江涨,山昏蜀雨过。

公筵饶越味,俗土尚巴歌。

中夜怀吴梦,知经滟滪波。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