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客厌卑湿,登轩喜高明。
红日檐下度,白云窗半生。
并吞山川秀,映带楼殿平。
舟航济吴楚,笑语落蓬瀛。
春风时一来,百鸟相和鸣。
隔墙酒可沽,千金为君倾。
既绝世上趣,雅遂林中情。
勿云暮霭合,更望孤蟾升。
羁客厌卑湿,登轩喜高明。
红日檐下度,白云窗半生。
并吞山川秀,映带楼殿平。
舟航济吴楚,笑语落蓬瀛。
春风时一来,百鸟相和鸣。
隔墙酒可沽,千金为君倾。
既绝世上趣,雅遂林中情。
勿云暮霭合,更望孤蟾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郭祥正与友人在高明轩登高远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句“羁客厌卑湿,登轩喜高明”表达了诗人对低洼潮湿环境的厌倦以及登上高处后的喜悦之情,暗示了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心境。接着,“红日檐下度,白云窗半生”描绘了日光从屋檐间洒落,白云在窗户上留下半边影子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并吞山川秀,映带楼殿平”则进一步展示了高明轩视野之广阔,山川之美与楼殿之静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接下来的“舟航济吴楚,笑语落蓬瀛”两句,以舟航渡过吴楚大地,笑声飘落在蓬莱仙境,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畅谈欢笑的场景,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春风时一来,百鸟相和鸣”则将画面拉回到现实,春风轻拂,百鸟齐鸣,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隔墙酒可沽,千金为君倾”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酒的欢乐时刻,即使付出千金也在所不惜,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既绝世上趣,雅遂林中情”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与林中之物和谐共处的情感。“勿云暮霭合,更望孤蟾升”则以暮霭与孤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即使面对暂时的阴霾,也期待着光明的到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高明轩登高远眺时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境界。
梨园供奉曲,卿卿解、写入十三弦。
听促弹宝柱,暮催行雨,放娇银甲,春绕飞烟。
可人处、凤声啼玉碎,燕尾点波圆。
宜与画看,徽容妍丽,欲裁诗寄,莺思缠绵。
多情曾相遇,归舟字、梦里尚记游仙。
好倩钿床纤手,移近尊前。
尽何处教吹,玉箫明月,此情追忆,锦瑟华年。
多少旧愁新恨,知为谁传。
碧天向晚,远云开疑是、江南山色。
渺渺孤鸿残照外,独上高城望极。
鸡散台空,萤沉苑废,龙去沟无迹。
英雄安在,千秋恨血凝碧。
我欲携酒重来,佛狸祠下,字暗苍苔石。
社鼓神鸦浑不见,一片青青荠麦。
夜月琼枝,春风水调,肯慰淹留客。
翩然归去,天风扶下双舄。
仙去缑山,宴罢武夷,琼响吹彻。
丛霄旧样亲传,琢就玉烟凝白。
悠扬彩凤恰从云杪飞来,数声又趁鸳鸯歇。
零落碧桃花,点春风如雪。
清绝。
更宜秦女,银筝唤取,楚娥瑶瑟。
旋炙娇簧,只愁夜深寒咽。
相看老矣,剩须陶写留连,尊前递把红牙节。
归去画船时,满西湖明月。
十里红楼。
问声价如今,谁满扬州。
白发书记,此日重游。
听取席上名讴。
拥冰弦斜伫,更为我、敛笑凝眸。
觅黄骝。
看端端怎比,楚楚风流。
殷勤砑绫小草,写不尽宫汝,一段春柔。
淡水疏花,知谁消受,几度帘卷香收。
怕巫娥归去,空惆怅、梦断情留。
把离愁。
付行云行雨,楚尾吴
屏里昊山深窃,宿酲未解,午枕初甜。
胆怯窗虚,惊起误使人嫌。
是乳鸦、声声绿树,是语燕、两两朱帘。
转愁添。
斜翘不正,堕珥慵拈。
厌厌。
行云飞去,潇湘江上,巫峡峰尖。
不尽销凝,海棠月上已窥檐。
蝶粉寒、羞薰翠被,灯花瘦、懒叠香奁,倚春纤。
暗啼妆泪,半袖红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