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挽歌五首·其三》
《拟挽歌五首·其三》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古风

生前势有殊,死去分始齐。

且将耳目静,安用亲旧啼。

鸿雁任南北,日月随东西。

陵谷亦已变,道化复何为。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拟挽歌五首》中的第三首,通过对比生前与死后的不同,以及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变化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死问题的哲学性理解。

首句“生前势有殊,死去分始齐”揭示了生前与死后状态的巨大差异,强调了生命的有限性和不可逆转性。在生前,人们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命运和机遇,而死亡则将这一切划上句点,使人在死后得以平等相待,不再有生前的纷争与不公。

接着,“且将耳目静,安用亲旧啼”一句,劝告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必过于悲伤或哀悼,因为亲朋好友的哭泣并不能改变事实,反而可能徒增痛苦。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死问题的超脱态度,倡导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命终章。

“鸿雁任南北,日月随东西”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流转。鸿雁自由地在南北之间迁徙,日月则按照既定的轨迹东升西落,象征着生命的不可预知性和时间的流逝。这种景象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顺应自然规律。

最后,“陵谷亦已变,道化复何为”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山陵变为山谷,山谷又可能变为山陵,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这里不仅指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含了社会、人事的更迭。诗人在此提出一个深奥的问题:在如此频繁的变革中,道德与教化的意义何在?这引发了对人生价值、道德实践以及社会秩序的深层次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死、自然、道德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宇宙规律的敬畏之心。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新秋感怀

雨馀人意爽,秋气足庭除。

水曲闻蝉后,霜关警雁初。

风欺袖罗薄,月瞰屋梁虚。

渺渺沧江路,谁传双鲤书。

(0)

久雨即景

半月溟濛雨未晴,閒阶如绣绿苔生。

亚枝花蕊寒犹禁,出谷莺簧啭尚轻。

压树黑云飞不起,栖檐冻雀喑无声。

屏山徙倚春游寂,拨尽炉烟梦亦清。

(0)

汉通天台铜人歌

武皇岁起云阳宫,高台屹与云汉通。

欲求真诀炼颜色,紫琼之露飞濛濛。

青霄不下两皇子,十二仙人一夜死。

文成五利不及一少翁,能使香魂望如水。

凄凄茂陵月,玉碗埋苔碧。

难闻舍人壶,空羡方朔戟。

当涂代汉逾百年,铜人之泪流作铅。

移经灞水亦伤别,回头立尽东关烟。

君不见古今兴废皆陈迹,金石有情悲过客,化为铜驼卧荆棘。

(0)

咏鹤

丹顶玄裳白羽轻,芝田旧日得仙名。

生来云水原天性,望里蓬壶是去程。

代远每过千岁寿,露寒常向九皋鸣。

不随卫国乘轩队,稳卧松巅梦太清。

(0)

春闺

重门深锁寂无尘,满树花开不见人。

独有画梁双燕子,年年相伴过残春。

(0)

题铜官感旧图

开府精诚首誓师,髯参才调善扶危。

一从鸡犬皆仙后,重话龙蛇起陆时。

冯异名高尊大树,仲文意尽惜枯枝。

相公造命传疑信,李广难封叹数奇。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