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俗凭谁认得清,自家曲调自家听。
禅关未许无尘到,大士曾从异类行。
活泼泼同云变化,洞空空似水澄停。
野狐五百生前语,转尽金刚般若经。
僧俗凭谁认得清,自家曲调自家听。
禅关未许无尘到,大士曾从异类行。
活泼泼同云变化,洞空空似水澄停。
野狐五百生前语,转尽金刚般若经。
这首诗《冬日述怀》由明代诗人何南凤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与生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首联“僧俗凭谁认得清,自家曲调自家听”,以僧俗对比,暗示人生的复杂与多面性,强调了个体内心世界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诗人认为,无论是出家的僧人还是世俗之人,其内心的旋律只有自己能真正理解,表达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珍视和探索。
颔联“禅关未许无尘到,大士曾从异类行”,运用禅宗思想,指出即使在心灵的深处,也难以完全摆脱外界的影响,但伟大的圣人曾经跨越物种界限,寻求真理。这里蕴含着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颈联“活泼泼同云变化,洞空空似水澄停”,以云的变化和水的澄清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动态与静态之美,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纯净。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平静与活力并存状态的追求。
尾联“野狐五百生前语,转尽金刚般若经”,引用佛教故事,讲述野狐修炼五百年的传说,最终通过诵读《金刚般若经》而获得解脱。这不仅体现了佛教中关于因果报应、修行成佛的理念,也寓意着诗人对于人生智慧和道德修养的追求,以及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达到内心平和与智慧圆满的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自我认知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身如客雁寄汀洲,北望休登王粲楼。
残雪朔风惊岁晚,早梅新柳动春愁。
免遭斤斧甘无用,敢向波涛较善游。
奔走尘埃欲归去,勒移恐作故山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