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不羁世,颇将荣辱齐。
适委华冕去,欲还幽林栖。
虽怀承明恋,忻与物累暌。
逍遥观运流,谁复识端倪。
而我岂高致,偃息平门西。
愚者世所遗,沮溺共耕犁。
风雪积深夜,园田掩荒蹊。
幸蒙相思札,款曲期见携。
高士不羁世,颇将荣辱齐。
适委华冕去,欲还幽林栖。
虽怀承明恋,忻与物累暌。
逍遥观运流,谁复识端倪。
而我岂高致,偃息平门西。
愚者世所遗,沮溺共耕犁。
风雪积深夜,园田掩荒蹊。
幸蒙相思札,款曲期见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洁脱俗之士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内心世界。开篇“高士不羁世,颇将荣辱齐”表明高士对于世间的荣誉与屈辱持平常心,不为外界所动。接着“适委华冕去,欲还幽林栖”则写出了他对繁华世界的放弃以及想要归隐山林的愿望。
诗中也流露出高士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虽怀承明恋,忻与物累暌”,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态,“逍遥观运流,谁复识端倪”。这位高士并非真正的高洁之士,他也有自己的平淡生活,“而我岂高致,偃息平门西”。
“愚者世所遗,沮溺共耕犁”一句可能是在反思那些不解世事的人们如何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顿。紧接着,“风雪积深夜,园田掩荒蹊”则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孤寂的冬夜景象,其中包含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
最后,“幸蒙相思札,款曲期见携”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期待重逢的温馨之情。这段文字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交流,也是对远方亲友的一种精神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勾勒出了一位隐士式的人物形象,他既有超脱世俗的心态,又不乏人间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