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李儋》
《赠李儋》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丝桐本异质,音响合自然。

吾观造化意,二物相因缘。

误触龙凤啸,静闻寒夜泉。

心神自安宅,烦虑顿可捐。

何因知久要,丝白漆亦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dān
táng / wéiyìng

tóngběnzhìyīnxiǎngrán
guānzàohuàèrxiāngyīnyuán

chùlóngfèngxiàojìngwénhánquán
xīnshénānzháifándùnjuān

yīnzhījiǔyàobáijiān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名为《赠李儋》。从诗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音乐和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丝桐本异质,音响合自然。"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音乐的哲学思考,即便是不同的乐器材质(丝指弦乐器,桐指筝制的乐器),其发出的声音也能和谐地融入大自然之中。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观,更表现出一种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吾观造化意,二物相因缘。"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万物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的创造力,洞察到世界间一切事物都相互关联,彼此影响。

"误触龙凤啸,静闻寒夜泉。"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意外发现美妙声音的情景。诗人在无意中触动了琴弦,发出了像龙凤鸣叫般的美妙音响,而后又静听到了寒冷夜晚中泉水流淌的声音。这既是对音乐之美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中细微之美的敏锐感知。

"心神自安宅,烦虑顿可捐。" 这两句则表达了通过欣赏和创作音乐,内心得以平静、烦恼随之消散的心境变化。音乐成为了诗人心灵的栖息地,让他远离世间纷扰,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最后两句 "何因知久要,丝白漆亦坚。" 则是对音乐和技艺的珍视与坚守。诗人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认识到即使是细小如丝线般的东西,也能在反复的打磨下变得坚固不易破损。这既可以理解为对于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也象征了对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

这首诗通过音乐和自然之美,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宇宙合一的境界,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都给予高度重视的态度。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送张定叟

戊子岁二月,定叟如南山。

行李太匆草,问君何当还。

敬展南阳阡,永慕涕已潸。

毕事却登揽,纾子悲悴颜。

群峰最高处,眼界穷尘寰。

紫盖款佛刹,黄庭扣玄关。

夜榻藉云衲,晓窗闯烟鬟。

野饭荐笋蕨,幽寻剪榛菅。

酒贱可痛饮,诗成要重删。

勿作贾胡留,闺人赋刀环。

归时买竹䶉,小破行囊悭。

(0)

鉴湖纳凉

鉴湖周围三百里,极目平波清到底。

荷花岁久生满湖,人来采莲唱歌起。

贺家千顷水云乡,六月荷花风最凉。

短楫轻舟来断续,山横晓月正苍苍。

(0)

谁与深春共憔悴,隔江一树紫桐花。

(0)

训蒙绝句.博约

事来身向礼中行,事过将心去学文。

局定更无他罅隙,得斯二者老吾身。

(0)

训蒙绝句.莫我知也夫三首·其三

圣心端似涉修蹊,俛首无言但疾驰。

学者须常存此意,自能遏绝为人私。

(0)

训蒙绝句.为人

辛勤尽作求闻计,沽得过情声誉来。

自外而观为可喜,此心已失实堪哀。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