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盖头花拂衣。今夜采莲当早归。
昨日小孤回棹晚,鸳鸯惊过里湖飞。
荷叶盖头花拂衣。今夜采莲当早归。
昨日小孤回棹晚,鸳鸯惊过里湖飞。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上采莲女子的生动场景,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宁静。
首句“荷叶盖头花拂衣”,以荷叶和花朵为背景,巧妙地将采莲女子的形象融入其中,荷叶如盖,遮挡着女子的面容,而花朵轻轻拂过她的衣裳,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一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次句“今夜采莲当早归”,点明了时间与活动,夜晚的采莲活动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景象,而“当早归”则透露出一种悠闲与满足的情绪,仿佛采莲不仅是为了生计,更是一种享受自然之美的过程。
第三句“昨日小孤回棹晚”,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情境,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常态。小舟在湖面上缓缓行驶,直到傍晚才返回,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与前两句的场景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最后一句“鸳鸯惊过里湖飞”,以鸳鸯的突然飞过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生活的偶然与惊喜。鸳鸯是爱情与和谐的象征,它们的飞过,似乎预示着美好的情感与生活的美好瞬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采莲女子在西湖边劳作与生活的温馨画卷,展现了明代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与人文气息。
雪底寻梅,冰痕观水,晚来天气尤寒。
渐闻歌笑,轻暖发春妍。
赏尽十洲新景,依稀见、三岛风烟。
判深夜,一年月色,只是这般圆。
熙然。
千里地,何妨载酒,频上湖船。
况坐中高客,不日朝天。
须信人间好处,没个事、胜得尊前。
东风近,侵寻桃李,别做醉夤缘。
想伊不住。
船在蓝桥路。
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
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
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
邂逅却相逢。
又还有、此时欢否。
临岐把酒,莫惜十分斟,尊前月,月中人,明夜知何处。
疏木藏钟,轻烟笼角,几家帘幕灯光。
暮砧声断,空壁锁寒蜇。
入袂西风阵阵,彻醉骨、都不胜凉。
栏干外,依稀嫩竹,月色冷如霜。
仙乡。
何处是,云深路杳,不念刘郎。
但画桥流水,依旧垂杨。
要见时时便是,一向价、只作寻常。
争知道,愁肠泪眼,独自个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