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霜凝更雨温,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自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已是霜凝更雨温,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自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雨后呈斯远》。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表达对春天悄然来临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首句"已是霜凝更雨温",写出雨后天气虽寒冷但已有暖意,暗示着春天的脚步正在悄然临近。"春其渐起但无痕"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细微变化,仿佛是无声无息地到来。
接下来的两句"莫嗟草色有垂死,定自梅花当返魂",诗人鼓励读者不要因为眼前草木似乎衰败而沮丧,因为梅花的生机即将复苏,象征着春天的活力与希望。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坚信,认为即使看似凋零,也蕴含着新生的力量。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诗人倡导人们应放慢脚步,每日都去细细寻找春天的踪迹,不辞辛劳地在各个村落间探寻,表现出对春天探索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诗人以自己的视角结束,表示从现在开始,他将用这双因病而模糊的眼睛去寻找春天,同时也期待朋友斯远的诗歌能如清泉般洗涤他的昏沉思绪,带来精神上的清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春天的悄然变化,寓含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深热爱,以及对友情的期待。
渭北居来似塞垣,三逢尧历度寒暄。
家贫老幼思归国,性僻交朋少及门。
天暖忆游沙苑寺,雪中会过洛河村。
流年又是重阳节,赏菊论诗酒一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