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重于诸刹,前贤旧隐踪。
无人知有路,隔树忽闻钟。
瀑壮山疑裂,云深寺若封。
或传遗稿在,三叩昔时松。
名重于诸刹,前贤旧隐踪。
无人知有路,隔树忽闻钟。
瀑壮山疑裂,云深寺若封。
或传遗稿在,三叩昔时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高僧的生活场景和心境。"名重于诸刹,前贤旧隐踪"表明庐山自古以来便有许多高僧隐居,其名声远播,而这些高僧留下的遗迹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无人知有路,隔树忽闻钟"则描绘了寺庙隐藏在深山之中,即使是通往寺庙的小路也鲜为人知,只是在偶尔间听到隐约的钟声,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瀑壮山疑裂,云深寺若封"形象地描述了庐山的雄伟景观和栖贤寺所处的环境。庐山的瀑布奔腾而下,宛如山体要裂开一般,而寺院则被浓云包围,如同被封藏在深山之中。
"或传遗稿在,三叩昔时松"则是诗人对古代高僧留下的诗文作品充满敬仰之情。"三叩"可能指的是诗人拜访寺庙时的礼节,而"昔时松"则是对过去时代的一种怀念,通过这些遗稿,似乎能与历史上的智者产生某种精神上的交流。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庐山栖贤寺的幽深静谧,更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追寻心灵宁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