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阁夜》
《阁夜》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áng /

suìyīnyángcuīduǎnjǐngtiānshuāngxuěhánxiāo

gèngjiǎoshēngbēizhuàngsānxiáxīngyǐngdòngyáo

jiāwénzhànshùchùqiáo

lóngyuèzhōnghuángrénshìmànliáo
(bǎnběn)

suìyīnyángcuīduǎnjǐngtiānshuāngxuěhánxiāo

gèngjiǎoshēngbēizhuàngsānxiáxīngyǐngdòngyáo

qiānjiāwénzhànshùchùqiáo

lóngyuèzhōnghuángrénshìyīnshūmànliáo
(bǎnběnèr)

注释
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通“影”,日光。
霁: 雪停。
五更鼓角: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战伐:崔旰(gàn)之乱。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卧龙:指诸葛亮。
跃马:指公孙述。
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
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
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
人事:指交游。
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
漫:徒然、白白的。
注释2

1、阴阳:指日月。

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

3、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

4、星河:星辰与银河。

5、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战争的声音。几家:一作“千家”。

6、夷歌句:意谓渔人樵夫都唱着夷歌,见夔州之僻远。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7、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

8、跃马:指公孙述。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

翻译
岁末时节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昼。
破晓时军营中鼓角声更显得悲壮凄凉,银河倒映江面,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 夷歌”之声。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最终也成了黄土中的枯骨;人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了。
译文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赏析

杜甫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因作此诗。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在霜雪刚停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着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正是五更天快亮的时候,诗人忧愁难眠,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戈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下句说雨后天空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景色是够美的。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它的妙处在于:通过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景象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居此地,渔夫樵子不时在深夜传来“夷歌”之声。“数处”指不只一处。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卧龙,指诸葛亮。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据险,跃马意何长?”(《白帝城》)“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一世之雄,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末尾一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清代沈德潜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唐诗别裁》)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有死亡,作者眼前这点寂寥孤独,根本算不了什么。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古柏行》)“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上白帝城二首》)这些诗句正好传达出诗中某些未尽之意。前人认为此诗“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是颇有见地的。

此诗向来被誉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明代胡应麟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是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是很有道理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寒冷的冬日景象,通过对岁末时节、自然环境和战争氛围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时期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全诗语言沉郁,意境苍凉,充分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岁暮阴阳催短景”通过对日照变短的描写,表现出时光飞逝、年关将至的氛围。紧接着,“天涯霜雪霁寒宵”则具体描绘了严冬的寒冷和夜晚的清冷,设置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情景。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中的“五更鼓角声”,传达出战争的紧迫感;而“三峡星河影动摇”则让人联想到天地万物在战争中的不安与变动。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

中间两句“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直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人民的悲惨遭遇。“野哭”与“夷歌”都是对战争造成的破坏与苦难的生动描绘。

最后,“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生命和历史比作了即将消逝于尘土中的“卧龙”和“跃马”。这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无奈。"人事依依漫寂寥"则是对过往繁华如今已成空谷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战争氛围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动荡时世的忧虑与哀愁,以及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答傅濂见赠韵二章·其二

出门减豪迈,日去无还时。

菽帛尚不谋,命世谁相期?

织愁纵有杼,引绪怜残丝。

还虞霜雪痕,渐来欺鬓髭。

安得服气方,永与饮啄辞。

庶几盈抱春,不改贞秀姿。

(0)

韩庄闸舟中七夕杂诗得十三绝句·其五

凉飙吹动露霏霏,蘋叶横波绿照衣。

醉醒不知天是水,鸳鸯无语贴荷飞。

(0)

舟中怀都门故人诗三十绝句·其二十五

水叶单衾警曙钟,起看万里拓秋容。

昨宵飞梦巴西道,与尔峨嵋雪顶逢。

(0)

赠周侍御铭恩八章·其二

马带三边雪,踉跄夜入关。

为言君德厚,竟许罪臣还。

眼熟飞蓬捲,身依古树孱。

未须悲困阨,相待有名山。

(0)

秋日病中咏怀诗二十一章·其二十一

天光汎明翠,云作春漪流。

顾我閒閒身,如坐江上舟。

举酒适微醉,有梦当为鸥。

鸥飞不知夕,梦醒不知秋。

但见初月痕,斜过西南楼。

楼上发清唱,吾还和之讴。

(0)

古怨辞九章·其五

酽茶色如酒,饮之难醉人。

圆转不肯住,奈尔车边轮。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