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里阳和,看万木凋时,早梅独秀。
珍馆琼楼畔,正绛跗初吐,秾华将茂。
国艳天葩,真澹伫、雪肌清瘦。
似广寒宫,铅华未御,自然妆就。
凝睇倚朱阑,喷清香暗度,易袭襟袖。
好与花为主,宜秉烛、频观泛湘酎。
莫待南枝,随乐府、新声吹后。
对赏心人,良辰好景,须信难偶。
锦里阳和,看万木凋时,早梅独秀。
珍馆琼楼畔,正绛跗初吐,秾华将茂。
国艳天葩,真澹伫、雪肌清瘦。
似广寒宫,铅华未御,自然妆就。
凝睇倚朱阑,喷清香暗度,易袭襟袖。
好与花为主,宜秉烛、频观泛湘酎。
莫待南枝,随乐府、新声吹后。
对赏心人,良辰好景,须信难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的美丽画面,通过对腊梅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独特之物的钟爱。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颂扬腊梅之美的佳作。
开篇“锦里阳和,看万木凋时,早梅独秀”几句,就设定了一个温暖而又略带寂寞的春日景色。万物萧瑟之际,只有腊梅独自绽放,其孤傲与独特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珍馆琼楼畔,正绛跗初吐,秾华将茂”等句,则是对腊梅生长环境的描写。珍贵的建筑旁,腊梅在精致的石阶边初放,预示着繁盛即将到来。
“国艳天葩,真澹伫、雪肌清瘦”一段,通过对腊梅花色、香气和形态的细腻描绘,突出了其在万物凋零时期的独特之美。这里的“雪肌”形象,更是对腊梅洁白无暇的赞美。
诗中“似广寒宫,铅华未御,自然妆就”等句,则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腊梅的清雅与皇家宫殿中的精致妆容相比较,强调其天然之美,无需人工雕琢。
“凝睇倚朱阑,喷清香暗度,易袭襟袖”一段,是对观赏腊梅时的感受和情景交融的描述。诗人站在红色的栏杆旁,凝视着腊梅,感受到其清香四溢,仿佛可以轻易地沁入心灵。
“好与花为主,宜秉烛、频观泛湘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与腊梅共度时光的愉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这里的“宜秉烛”,暗示了夜晚继续欣赏腊梅的意愿。
最后,“莫待南枝,随乐府、新声吹后”一段,是对未来美好的期待与对传统艺术形式的颂扬。而“对赏心人,良辰好景,须信难偶”则是诗人对此刻美景的珍视,以及对能共享此美的人的感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腊梅生长环境、形态、香气等多个层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生命独特之美的赞叹。
理粲万象,孰妙孰徼。卓彼南山,目游心讨。
露气澄澈,净不容扫。瑟瑟风松,剪剪烟筱。
甘梦未觉,一声晨鸟。恐随宾送,岁月空老。
整冠危坐,抱膝自笑。天际飞鸿,健翮矫矫。
一念既彻,何远不到。我卷我书,岂其弗考。
万动纷起,万虑冥澡。斯物之格,斯理之奥。
随寓随得,靡间昏晓。云麓固夷,石壁非峭。
目在而察,炯炯独燎。有临泰华,或视以渺。
山岂不崇,乃见之小。扁亭者谁,有揭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