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傍见梅》
《道傍见梅》全文
宋 / 杜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一树栖残雪,不禁春夜霜。

香飘非宝篆,粉褪厌时妆。

且合收馀白,应难待晚黄。

自便篱落好,榛棘不相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bàngjiànméi
sòng / fàn

shùcánxuějìnchūnshuāng

xiāngpiāofēibǎozhuànfěntuìyànshízhuāng

qiěshōubáiyìngnándàiwǎnhuáng

便biànluòhǎozhēnxiāngfáng

翻译
一棵树上残留着冰雪,春夜的霜冻又怎能抵挡。
香气飘散并非来自珍贵的香料,粉色的花瓣已不再适合当时的妆饰。
暂且收拾起剩余的洁白,恐怕难以期待花朵在晚秋黄艳。
自然地,篱笆边的环境就很好,无需担心荆棘会妨碍它生长。
注释
一树:一棵。
栖:停留。
残雪:残留的雪。
不禁:无法抵挡。
春夜:春天的夜晚。
霜:霜冻。
香飘:香气飘散。
非:不是。
宝篆:珍贵的香料。
粉褪:花瓣褪色。
厌:不再适合。
时妆:当时的妆饰。
且合:暂且。
收馀白:收拾剩余的洁白。
应难:恐怕难以。
晚黄:晚秋的黄色花朵。
自便:自然地。
篱落:篱笆边。
好:很好。
榛棘:荆棘。
不相妨:不会妨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春夜景象,融合了自然美与人生感慨。开篇“一树栖残雪”立即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情境,雪覆盖在梅树上,似乎时间已经停止。紧接着“不禁春夜霜”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无可奈何之感。

下片“香飘非宝篆,粉褪厌时妆”中,“香飘”指的是梅花的芬芳,而“非宝篆”暗示这香气并非来自贵重的香料或精美的容颜。接着,“粉褪厌时妆”则表达了对过往华丽装饰的不满,可能是对人生无常、繁华落尽的一种感慨。

“且合收馀白,应难待晚黄”一句,诗人似乎在劝诫自己或他人要及时行乐,不要等到最后才后悔莫及。因为春天的美景不会长久,梅花的洁白与春日的光辉终将消逝。

最末“自便篱落好,榛棘不相妨”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似乎已经达到了一个境界,那就是无论周围环境如何,都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情。这份超脱与淡定,是对前述景象感慨后的自我安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梅花在春夜的独特风姿,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美好难以持久的感悟,同时也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杜范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其十二

湘帘面面拥孤亭,雨弄春晴草更青。

山静日长无一事,倚阑閒看鹤梳翎。

(0)

赠高如斋少参巡云中

北门锁钥紫薇厅,新转官阶旧典刑。

鼓角令严边月晓,旌旗春暖塞云青。

台悬骏骨千金重,身作长城万里宁。

会见极天歌帝力,聊将风力扫王庭。

(0)

礼成下坛时天宇朗霁

星桥阁道倚层霄,一径天关紫翠遥。

合殿椒兰含瑞气,九重烟雾锁春宵。

万年天子调元化,四海诸侯奉大朝。

天意直教明主识,风云尽捲雪全消。

(0)

南郊雪后斋宫候朝

雪片烟绡积渐和,紫坛瑶殿接星河。

风行法驾尘飔尽,云护真龙雨意多。

万乘旌旗环御跸,千官綵绣湿恩波。

扬雄老献河东赋,何似明堂九德歌。

(0)

春兴和张碧溪韵

天上归来白玉京,茅堂依旧带江城。

安身已办乌皮几,晚食初尝玉糁羹。

何用门前栽五柳,秖须石上结三生。

东风又送催花雨,起向花间次第行。

(0)

寄题郭复斋太守别署二首·其一

城上楼台迥,山中日月开。

眼空人独坐,吏散客频来。

泉石秋先到,诗篇手自裁。

隔溪花发处,时有鹤飞回。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