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天基节,晴和万国欢。
今年侯国宴,疏雨忽潸潸。
允矣天人际,机缄妙已宣。
圣心方感慕,云意惨天颜。
谁识天伦重,端为万化原。
一时名未正,事事尽拘挛。
父母惟生继,昭昭大义存。
节文斯二者,此外岂容干。
在昔权臣缪,区区欲怙恩。
私心崇义断,强抑所当尊。
近日劬劳报,犹形厚薄嫌。
一言谁误主,孝道未纯全。
此事书青史,千年不可刊。
勿云今既往,熟视所难言。
父母人皆有,何称考叔贤。
只将诚意感,各尽此心天。
岁岁天基节,晴和万国欢。
今年侯国宴,疏雨忽潸潸。
允矣天人际,机缄妙已宣。
圣心方感慕,云意惨天颜。
谁识天伦重,端为万化原。
一时名未正,事事尽拘挛。
父母惟生继,昭昭大义存。
节文斯二者,此外岂容干。
在昔权臣缪,区区欲怙恩。
私心崇义断,强抑所当尊。
近日劬劳报,犹形厚薄嫌。
一言谁误主,孝道未纯全。
此事书青史,千年不可刊。
勿云今既往,熟视所难言。
父母人皆有,何称考叔贤。
只将诚意感,各尽此心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天基节期间发生的细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人间关系的感慨。开篇"岁岁天基节,晴和万国欢"表达了节日的喜悦气氛,但紧接着"今年侯国宴,疏雨忽潸潸"则转为描写细雨给节日增添了一丝淡淡的情意。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展示了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允矣天人际,机缄妙已宣"表明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和天命感悟的深刻,而"圣心方感慕,云意惨天颜"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君主之心的推崇与赞美。接下来的"谁识天伦重,端为万化原"进一步强调了天道的神秘和重要性,以及它对万物生长的深远影响。
然而,随后的"一时名未正,事事尽拘挛"却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中的不满与困惑。"父母惟生继,昭昭大义存"则表达了对传统道德——特别是孝道的重视,而"节文斯二者,此外岂容干"则强调了这种价值观念在诗人心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几句"在昔权臣缪,区区欲怙恩。私心崇义断,强抑所当尊。近日劬劳报,犹形厚薄嫌"展现了对历史上一些偏离正道的行为的批评,以及对当前功绩与评价的不满。
诗的最后部分"一言谁误主,孝道未纯全。此事书青史,千年不可刊。勿云今既往,熟视所难言。父母人皆有,何称考叔贤。只将诚意感,各尽此心天"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对孝道的重视,以及对个人情感与天命和谐相处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伦理、政治以及自然观念之间的微妙关系。
淡烟浮翠枝头,熟梅时候偏怜雨。
蕉翻恨绿,栀含怨粉,何堪胜数。
紫燕低飞,黄鹂巧啭,渐惊徂暑。
向风前搔首,彩云易散,不尽泪痕千缕。
寂寂绣床深锁,芸笺锦字成遗堵。
月残香冷,红消碧碎,热肠相许。
欲觅仙踪,难寻方士,海天路阻。
漫思量、窗有南山云竹,怎书愁谱。
春还又。如何一点离情,暗逗垂柳。新愁相合就。
悔却旧时,何事厮守。别时尚久。早苦透、心花前后。
明月低穿窗牖。听二十五弦声,问谁家还奏。
相对,俱成消瘦。频年欢笑,化作愁盈袖。
拟同拼撒手,行路迟迟,寸心难朽。思量僝僽。
且共此、论文尊酒。休想长亭时候。
天涯若比邻,君曾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