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烟浮翠枝头,熟梅时候偏怜雨。
蕉翻恨绿,栀含怨粉,何堪胜数。
紫燕低飞,黄鹂巧啭,渐惊徂暑。
向风前搔首,彩云易散,不尽泪痕千缕。
寂寂绣床深锁,芸笺锦字成遗堵。
月残香冷,红消碧碎,热肠相许。
欲觅仙踪,难寻方士,海天路阻。
漫思量、窗有南山云竹,怎书愁谱。
淡烟浮翠枝头,熟梅时候偏怜雨。
蕉翻恨绿,栀含怨粉,何堪胜数。
紫燕低飞,黄鹂巧啭,渐惊徂暑。
向风前搔首,彩云易散,不尽泪痕千缕。
寂寂绣床深锁,芸笺锦字成遗堵。
月残香冷,红消碧碎,热肠相许。
欲觅仙踪,难寻方士,海天路阻。
漫思量、窗有南山云竹,怎书愁谱。
这首《水龙吟》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面。
开篇“淡烟浮翠枝头”,以轻柔的烟雾和青翠的树枝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清新的景象,为整首词奠定了柔和的基调。接着,“熟梅时候偏怜雨”一句,巧妙地将季节特点与个人情感融合,通过“怜雨”二字,透露出诗人对雨季特有的细腻情感。
“蕉翻恨绿,栀含怨粉”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植物以情感色彩,通过“恨绿”、“怨粉”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哀愁。紧接着,“何堪胜数”四字,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多愁的情感难以承受之感。
“紫燕低飞,黄鹂巧啭”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然而“渐惊徂暑”一句,又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以及随之而来的离别与哀伤。诗人通过这一系列自然景象的变化,映射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向风前搔首,彩云易散,不尽泪痕千缕”三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离别与变化时的无奈与痛苦,彩云易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泪痕千缕则表达了无尽的哀愁。
“寂寂绣床深锁,芸笺锦字成遗堵”描绘了一个孤寂的场景,绣床深锁象征着内心的封闭与孤独,芸笺锦字则代表了诗人曾经的创作与梦想,如今却成了无法实现的遗憾。
“月残香冷,红消碧碎,热肠相许”四句,通过月残、香冷、红消、碧碎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凄凉与哀伤的氛围,同时“热肠相许”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或爱情的执着与渴望。
最后,“欲觅仙踪,难寻方士,海天路阻”三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但现实中的种种阻碍使得这一切变得遥不可及。“漫思量、窗有南山云竹,怎书愁谱”则以南山云竹为背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同时也表达了对无法言说的愁绪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变迁与情感纠葛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