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申夏日喜张百庵中秘过访却赠即送还朝·其二》
《戊申夏日喜张百庵中秘过访却赠即送还朝·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绿发剑光寒,青云识俊官。

笔花江梦醒,诗帙陆装宽。

阅世已无语,因君忽破垣。

此中还会得,鹤盖即蒲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张百庵的会面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文人雅趣。首句“绿发剑光寒”以绿发喻指张百庵的年华,剑光寒则暗示其才气如剑,锋芒毕露。接着“青云识俊官”一句,通过青云象征高位,表达对张百庵才华卓著、仕途有望的赞誉。

“笔花江梦醒”运用比喻手法,将张百庵的文思比作江上绽放的笔花,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他创作时的灵感与激情。“诗帙陆装宽”则进一步强调了张百庵作品丰富,才思广博。

“阅世已无语”表达了诗人对张百庵经历世事后的深沉思考,似乎在说他已经看透了世间繁华,不再轻易言表。“因君忽破垣”则是诗人因张百庵的到来而打开了心扉,情感得以释放,形象地描绘了友情的力量。

最后,“此中还会得,鹤盖即蒲团”两句,既是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也暗含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鹤盖象征高雅的生活环境,蒲团则是禅修之地,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艺术和哲学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方正学画竹赞心斋先生家藏

方先生,性正直。靖国难,躬戮力。族不辞,死何惜?

剖吾心,割吾舌。身可烹,心难折。炳今古,耀史册。

展画竹,泪痕湿。两三竿,五六尺。

挺贞姿,效贞节,疏乔枝,翻密叶,岁寒松,同春柏,起英风,凌霜雪。

顾此君,人悲切。

(0)

临江寺

临江古寺接层穹,浩荡川原入望空。

驿路高悬飞鸟外,涛声直走乱山中。

人生到处鸿留雪,我意浑如鹢退风。

羸马敝裘游欲倦,一鞭回指海云红。

(0)

忆秦淮·其一

秣陵秋色自年年,碧水红阑映宛然。

堤上柳丝堤下舫,纵无烟雨亦堪怜。

(0)

立秋

不待庭梧下,森然色欲秋。

天遥孤鹭接,海入乱蝉流。

林气凉吹野,风声危倚楼。

明当出郭去,溉种省民畴。

(0)

舟过浯溪湘林太守邀与山阴赵质堂同游·其二

峿台特高倨,■亭稍逊退。遥遥东西峙,望若次肩背。

俯瞰潇湘流,无挹众山翠。

竹树森下风,拔戟自成队。

中间豁清旷,嶙峋杂无碍。

疏密高低间,烟云变万熊。

恰如漫叟文,其妙正在碎。

(0)

歧路行

忧来不能食,酒酣拔剑长太息。

男儿志四方,安能俯首老逢掖。

枥头骏马识雄心,骄嘶怒齧黄金勒。

荒荒策马驱平芜,平芜旁午多歧涂。

李白大笑杨朱哭,世人扰攘谁良图。

君不见,将军第,丞相府,门前高车散风雨,眼中谁是孔文举。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